中华文化财富网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媒体速递 > 文化资讯 > 文章内容

跟着黎阳去旅行 黎阳新书《无问归程》面世

作者: 文化财富网 来源: 未知 时间: 2025-03-20 阅读: 在线投稿

以诗意行走丈量世界  用哲思叩问生命归程

跟着黎阳去旅行 黎阳新书《无问归程》面世

当代文坛再绽诗意光芒,著名女作家黎阳沉淀数载的行走文学力作《无问归程》近日由重庆出版社隆重推出。这部集行走札记、生命哲思与美学探索于一体的作品,以"在路上"的姿态叩击时代精神脉搏,被学界誉为"新时代的心灵远征录"。

image.png

《无问归程》是著名女作家黎阳在世界各地的行走文学。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以诗歌、散文的形式来收藏一路的风景,婉述人生的故事,探究人的理想品格,问寻人的终极归程,追求人世间审美地生活。同余秋雨苦心孤诣的梳理和显扬的文化苦旅不同,无问归程更多是一种阳光之旅、一种积极向上之旅。以其独特的东方美学视角,展现作者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与审美化生活的哲学思考,为读者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之旅。

她穿越了上古的时空,从金戈铁马的秦汉烽烟中走来,旌旗卷过敦煌的飞天袖口;她走过了江山塞漠,于唐宋烟雨的扁舟上伫立,月光浸透漱玉泉的粼粼波光。西子湖畔的浅斟低吟,琼海之滨的浓墨重彩。五千年的风沙在她笔下凝成琥珀,万里河山在她眼眸化作长诗。她不满足于浮光掠影的记录,而是以灵魂的温度焠炼风景:万丈红尘,她只取一粒盐。当她在青海湖畔凝视“比海水还要蓝的波”时,那不仅是自然奇观的描摹,更是一场天人合一的哲学冥想。“我愿顺流而下,用前世的永恒换取今生的刹那”,彩云之南,林花醉了,春秋冬夏。当她在大理古城触摸无量神佛的传说,那些斑驳的砖石便化作时光的密码,诉说着:“江湖之远,英雄永恒”的生命寓言。江南秀色,道不尽儿女情长;人间词话,最难诉,情义缤纷。她倾倒在大洋路上,看“南太平洋在痴情地守望,守望这亿万年的沧桑。十二门徒在虔诚地祈祷,祈祷这斗转星移的寻常。将大地山河,一担轻装。”思接千载,情通万里。地域有界,诗意无疆。字里行间,便唱尽了千年长叹,书写了万里河山。这些跨越地理与文明的书写,不仅是对风景的礼赞,更是对生命本质的叩问。在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里,她从一个国度跨越另一个国度,从一种文明跨越到另一种文明,从一个千年跨越到另一个千年。从楼兰古国的断壁残垣到巴厘岛的椰林月影,从徽州砚台上的松烟墨痕到巴黎塞纳河畔的咖啡留香,黎阳的文字如同一柄淬火的青铜剑,劈开历史的厚重帷幕,让长安的月光与纽约的星光在纸页间交相辉映。《无问归程》是一部用脚步丈量文明经纬、以文字点燃生命星火的行走史诗。在她的笔下,旅行不再是空间的位移,而是一场精神的炼金术——那些在岘港沙滩上等待潮汐的瞬间,在罗马廊柱下与千年时光对峙的时刻,最终都凝结成照亮生命的诗行。

新书独创"四维书写":在历史篇章中打捞人文基因,于自然秘境里捕捉审美灵光,借情感激流淬炼生命顿悟,以哲学透镜折射理想人格,构建起多维交织的文学景观。这"四维书写"使得《无问归程》重新定义了行走文学的疆域,让每一粒异域的尘埃都闪耀着东方智慧的光泽。

《无问归程》与黎阳早期的长篇小说《何处是归程》一脉相承,或许表现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但表达的主题始终如一。人生,是一个存在的过程。人生,是一个不以生为始,不以死为终的过程。也许人生本没有归程,一切只是过程。新书延续了《何处是归程》对生命本质的追问,但形式上突破传统小说框架,以更自由的文体探索存在主义命题。这种对生命流动性的认知,既呼应了她早期作品中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又以更豁达的视角展现对理想品格的坚守。从《何处是归程》到《无问归程》,一场持续二十年的精神求索。如果说前者是以虚构叙事解构现代人的精神困境,那么《无问归程》则用诗性给出了真实的答案:当我们在喜马拉雅山巅凝视星河,在金字塔抚摸时光凿刻的纹路,归程早已不再是地理坐标的抵达,而是生命在审美体验中的永恒绽放。

image.png

“天地悠悠,谁在大峰之巅?红尘滚滚,去留不过心海之间。试问长生天,融我半世冰霜,可换你一世情缘?旋转的经筒里,何时能触摸你的指尖。”她是尘世中执着的花蕊,飞舞人间,是这般,催催催;她是理想中恣意飞驰的天马,气象煌煌,谁与匹敌?自然情境下的人文底蕴,历史情境下的审美情趣,情感情境下的人生感悟,哲学情境下的审美追求,在其唯美和绚烂的文字中交相辉映,瑰丽多姿,呈现出肝胆似火、色貌如花的独特美学境界。

黎阳在书中写道,“风景是你眼里的名胜,名胜是我心中的风景”,道出其创作哲学: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才是文明传承的密码。庄子的逍遥哲学注入现代文旅的肌理。这种“文旅融合”的叙事视角,如同她在联合国中文日的主题演讲“让东学西渐”,也让《无问归程》超越了个人旅行文学的范畴,成为文化自信的宣言。一本让文旅产业升级为文明对话的启示录,一部令每个读者都成为“移动美术馆”的灵魂手札。当你在东京的地铁上翻阅着,在撒哈拉沙漠的帐篷里朗读着,文字便会化作星辰,照亮属于你自己人生的归程。

珍惜当下,审美地生活,这就是黎阳的生活哲学。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把生活活成诗歌和远方。陵迁谷变,斗转星移。一路走来,一路追寻。或者,应当无问归程。也许,下一站就是归程

上一篇:周家斌讲五行,茶社里办沙龙 下一篇:工业题材长篇小说的天花板 ——评陈玉福长篇小说《劳模》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友情提示: 登录后发表评论,可以直接从评论中的用户名进入您的个人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