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脉相承,荣光薪火相传 一一陈氏太极嫡宗传人陈瑜老师人生
百年一脉相承,荣光薪火相传
一一陈氏太极嫡宗传人陈瑜老师人生传奇
《皖江晚报》记者 纪良发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一一 周敦颐
在浑浊的黄河水和清澈的洛水交汇处,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太极图。这里还有一条叫蟒河的分支,河边有一个叫陈家沟的小山村。就是这不起眼的小村,民风彪悍,几百年来世代习武。创造出中华武术百花园中的一颗明珠,受世人瞩目的陈氏太极拳。在当今社会流传的各式太极拳中,陈氏太极拳最为古老,流传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百年传承
陈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发科1928年进京后,家传功夫架自此扎根北京,并百年传承:陈发科-陈照奎-陈瑜-陈世武。
陈氏太极拳家传功夫架风格特点:陈瑜老师所传陈氏太极拳家传功夫架具有陈氏太极拳一切特点,尤为突出的是拳架整体的松、柔、圆、活、沉。体现得淋漓尽致。动作细腻,内外三合的完美结合。胸腰折叠能协调调动更多的肌肉为动作服务。丹田内转的隐蔽性,只见其形,不知由何而发。
陈氏太极拳家传功夫架内容丰富,其中包括:套路(一路、二路),长短器械(单双刀、单双剑、春秋大刀、短棍、太极尺、大杆、枪等等),推手(打轮、散推、擒拿、拆招等等),内功修炼,功夫训练等。
2014年陈瑜太极-陈氏太极拳家传功夫架北京推广总部开办网络教学至今已整整10个年头,培养了数千人,并拥有一支专业、耐心、责任感强的优秀教学团队,由陈瑜老师任总顾问,陈世武任总教练,教学团队成员任主讲教练。
陈瑜太极中国行第24站五进池州
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普及传播陈氏太极拳家传功夫架,应池州市武术协会的邀请,5月1日至5月5日,“陈瑜太极中国行”第24站五进安徽池州暨2024年陈氏太极拳家传功夫架五一培训班在安徽池州市举行,陈氏太极拳传人陈瑜老师和陈氏第20世嫡宗传人陈世武及陈瑜太极教练团队任教。
来自北京、天津、辽宁、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浙江、广东、安徽等十六个省市以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内国际近60位太极拳爱好者报名参加了这次的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班教学团队阵容强大,由陈瑜老师带队,思雨老师策划管理。教学团队成员陈世武(陈瑜老师之子)、王亚明、牟金海、张秀玲、汪国柱等都是陈瑜老师的亲传弟子,功底深厚,享有盛誉,教学经验丰富。
陈瑜老师的夫人思雨老师,端庄美丽,德艺双馨,她与陈瑜青眉竹马,自幼习练陈氏太极拳。数十载风雨兼程,双宿双飞,一起遨游在陈氏太极梦想的蓝天。
思雨老师在皇城根长大,一囗正宗京腔京调,接受记者采访时喜笑颜开:陈氏太极拳家传功夫架北京推广总部隶属于北京陈瑜太极拳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由陈家沟第十九世、陈氏太极拳嫡宗传人陈瑜老师发起成立。以继承祖传拳术,推广陈氏太极拳家传功夫架,完成传承使命为宗旨。保持原汁原味的陈氏太极拳家传功夫架,为全民健身做贡献。
陈瑜老师所传的陈氏太极拳家传功夫架属于大架,拳架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身法中正自然,内劲统领全身。练习时,要求周身一体,密切配合,外形走弧线,内劲走螺旋,缠绕圆转。从2015年起,陈瑜太极推出了“陈瑜太极中国行”活动,足迹遍及全国近20个省市,至今已成功走过24站。钟情于池州的灵山秀水和独特的魅力,“陈瑜太极中国行”看中了池州这块“风水宝地”,多次走进池州举办活动,今年这一站已经是第五次走进池州。计划拟将与池州市武术协会合作筹办杏花村武术节“陈发科杯”国际交流大赛活动。
池州市武术协会主席汪国柱欣喜地说: “陈瑜太极中国行”走进池州的活动,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池州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更好地传播和普及太极拳运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走出陈家沟 开创新纪元
陈发科(1887-1957),字福生,陈氏十七世(陈式太极拳第九代),是陈氏十四世“牌位大王”陈长兴曾孙,师承其父延熙.是陈氏太极拳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师。陈发科的家庭是真正的太极拳世家。他的曾祖父陈长兴,是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的老师。
陈发科先生一九二八年应许禹生等之邀到北京传拳,他以“挨着何处何处击,将人击出不见形”的高超技艺受到北平武术界的叹服,从而在北平站住了脚,开始在北平传拳,改变了“谁知豫北陈家技,却赖冀南杨氏传”,开创了“不意陈君标异帜,缠丝劲势特刚强”的新时代,使得有600多年历史的只流传在陈家沟一隅之地、一姓之众的陈氏太极拳走出了陈家沟,是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陈发科技艺高超,教学有方,从学者甚众,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开创了北京陈式太极拳的新纪元。
功夫出神入化 育人呕心沥血
陈照奎(1928年1月24日一1981年5月7日),系陈家沟陈氏十八世、太极拳第十代传人。自幼随其父陈发科(1887—1957)学祖传拳艺。陈照奎为陈发科先生之幼子,一九二八年一月二十四日生于陈家沟,四岁随父进京,并定居北京。他七岁开始学拳,二十多岁时,功夫就已出类拔萃了。其父逝世之后,照奎先生独挡门面,越发用功操习,其功夫蒸蒸日上,炉火纯青。
陈照奎的擒拿手法堪称当世一绝,轻柔刚猛,变幻莫测,使人防不胜防。推手功夫也是出神入化,化劲轻灵、巧妙、发劲冷脆、威猛。陈发科先生的贡献在于把陈氏家传的太极拳从陈家沟一隅之地传至北京,陈照奎先生又把此拳传于北京、上海、南京、陈家沟、郑州、石家庄、焦作等地,足迹遍布黄河内外、大江南北。陈照奎呕心沥血、精心育人,培养弟子数以千计。如今,陈照奎的众多弟子已将此拳发扬光大,远播世界各地。
陈照奎先生,秉承家学,在其父陈发科先生严格教导下,完整地继承了其家传陈式大架(一路八十三式、二路又名炮锤七十二式)太极拳拳理拳法之精髓,由于他有较高的文化造诣,悟性颇高,在整理撰写拳谱、规范拳架、阐明拳理,以及在揭示太极拳技击内涵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陈式太极拳这一拳种精品走向世界,造福人类,开辟了一条宽阔而光辉的大道。
德艺双謦 桃李满天下
陈瑜(1962年5月23日生一一):陈家沟陈氏第十九世,祖籍河南温县陈家沟,现居北京,陈氏第十七世宗师陈发科之嫡孙、陈氏第十八世宗师陈照奎之独子。职业拳师,为弘扬传播家传陈氏太极拳功夫架而跑遍祖国大江南北。2010年创办了北京市陈瑜太极拳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现任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陈照奎太极拳专业委员会主任。
陈瑜自幼在父亲陈照奎的严格要求下潜心习艺,刻苦练功,日练拳10遍以上,将拳法与技击融会贯通。尤其是父亲去世后,他逐渐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于是闭门苦练,每只胳膊上、腿上都绑着3公斤的沙袋练拳。为了练臂力,他每天要平举自制的15公斤的哑铃活动,并带沙袋日练拳10至12遍。就这样,他一练就是3年,功夫有了很大的提高。就陈瑜自己讲,他每次练拳都时刻记着父亲说的:“前方无人似有人。”“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它意不断、劲不断、身不舍、脚不乱。”于是他将每一个动作分开单练,站桩时似抱球,手臂绑沙袋,手上拿哑铃,腿上压着哑铃或砖,因为他相信只有苦练才能出功夫。如今他的功夫已臻上乘,更加炉火纯青,在继承、发扬及推广家传陈氏太极拳功夫架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76年,年仅14岁的他,随父到河南温县,在全国太极拳大会上表演了一路和二路炮捶,这是他首次公开亮相,以其工整的拳架引起轰动。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市陈氏太极拳协会成立大会上表演了二路炮捶和单刀。这是他第二次当众表演,再次引起轰动。2002年陈瑜作为名家应邀出席“国际太极拳年会”,并做了表演,博得了满堂喝彩。众多媒体对他进行了专题采访和报道,并被誉为“将门虎子”“雄狮猛虎”。2003年应邀作为特邀名家参加了在新加坡举办的“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太极群英交流会”,并表演了陈氏太极拳及陈氏太极单刀,博得了热烈的掌声,使大家对陈氏太极拳有了一个崭新的了解。新加坡的州长亲自为其颁发了荣誉奖杯。2004年参加了北京市第五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并作为名家进行表演,得到了北京武协领导的高度赞扬。同年应邀参加了“香港气功太极拳社创会四周年联欢晚会”,并进行了精彩的表演。2005年、2009年、2012年分别参加了河南太极拳国际比赛,2012年还担任了陈氏太极拳总裁判长,同时作为名家进行了表演。2006年应邀参加了“珠海市太极拳协会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作为名家进行了表演,在场的观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都说:“这是看过众多太极拳表演中最好、最有风格的一个。”陈瑜的功底纯厚,这是令许多人认同的。陈瑜先生自17岁开始独立授拳至今,已40多个年头,曾到国内外众多地方授拳。慕名而来的有世界各地的学员,经他亲自指导的学员有上万人之多。经过其指导的部分学员,在国内外武术大赛和国际太极拳年会中均获得了优异成绩,在继承和发扬及推广家传陈氏太极拳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现已花甲之年的他,身怀绝技,功力纯厚,身法中正,造诣颇深,巧妙地将拳法与技击融会贯通,因其拳架低,松柔圆活,造型美观,自然大方,发力更是松活弹抖,赢得了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好评。陈瑜在继承家传套路的基础上,还创编了四十三式太极拳、二十八式太极拳,众多国内新闻媒体都先后报道过他的功夫以及他的教拳事迹。
为了更加广泛的推广普及家传拳术,陈瑜先生除常年在北京天坛公园授拳外,2012年创办了陈瑜太极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进行太极拳现场培训。2014年创办了陈瑜太极培训基地,广泛推广陈氏太极拳。 2015年推出了陈瑜太极中国行活动,走入各省市传播推广陈氏太极拳,成功走过了北京、河南陈家沟、山西太原、深圳、河北涿州、河北固安、安徽池州、浙江台州、江苏南通、河南开封、陕西西安、湖北监利等地,至今已经成功走过24站。为了原汁原味地传承,2016年组建了陈瑜太极教学团队,并制定教学计划,统一教材、统一模式,有计划有检查,确保高质量的教学,得到了所有学员的一致好评。
2017年策划组织的《纪念陈发科诞辰130周年暨陈瑜携弟子祭祖活动》在陈家沟成功举办,有260人参加了此活动。近30多个媒体进行了报导。2018年策划组织的《纪念陈发科进京传拳90周年暨陈照奎诞辰90周年纪念活动》在固安成功举办。2019年率领众弟子、再传弟子及家传陈氏太极拳功夫架爱好者在陈家沟举办了《生命不息、传拳不止-陈瑜太极生涯50周年活动》。2023年策划组织的《行走在传承路上》在陈家沟成功举办。先后出版了《 家传陈氏太极拳功夫架 》系列教学丛书和音像教材。2003年出版了《家传陈氏太极拳功夫架一路89式彩图集》,2007年出版了《入门28式》,2011年出版了《太极人生》,2013年出版了《家传陈氏太极拳功夫架一路89式》,2021年与其子陈世武出版了《家传陈氏太极拳功夫架二路彩图集》。如今他正殚精竭虑,为传播发扬光大陈氏太极拳而不懈努力着!
不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陈世武(1994年1月一一):(名门七龙) :陈瑜先生的独子。生于北京,祖籍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太极拳第二十世嫡宗传人,父亲陈 瑜,系陈氏太极拳第十九世嫡宗传人,曾在2002年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名家表演中,技惊全场,享誉一时。祖父陈照奎,乃陈家十八氏中著名的太极拳宗师,曾传拳于祖国大江南北。
陈世武秉承祖上遗风,体格健壮,聪明伶俐,活泼好动,自3岁起开始随父习武,一招一势,像模像样。为了让他接受正规地训练,九岁时便进入北京武术院学习。由于自小受家庭的熏陶,“他的悟性很高,接受能力较强,教几遍就可以掌握了。”现在陈世武已成为陈瑜太极教练团队总教练。
珍惜青春和光阴,不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好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长江后浪推前浪,相信陈世武在传承陈氏太极拳广阔天地里更加大有作为,创造出新的辉煌。
练拳要一世,而不是一时
陈瑜老师对弟子们讲:“希望你们练拳要练一世,而不是一时”。做为陈氏太极拳嫡宗传人,陈瑜老师几十年来从未停止过传承的脚步,他立志要将原汁原味的陈氏太极拳家传功夫架传播出去,他总是说:“父亲怎么教我,我就怎么教给别人”。
记者与陈瑜老师是同时代人,因此共同语言多。他先后5次亲临池州授拳,我参加了4次,他从不以大师自居,也不让他人称其大师,十分地谦虚低调。他语重心长地说:艺无止境,学无止境,切莫自大。他手把手地不厌其烦地教我练拳,让我得益匪浅。
他说:太极拳的劲力应具备阴阳互济、整体作业、顺逆缠丝、松活弹抖四大特征,其中特别是螺旋劲、弹抖劲和意念力、丹田力,又是它特殊的功力象征。
太极,实天机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合,明白太极思维的道理,用它来指导拳术,才是棉里藏针、以柔克刚的太极拳;用它来指导养生,才是专气致柔、养浩然之气的太极养生;用它来指导文化,才是无过不及、执两用中的太极文化。
太极是中国文化和哲学的重要概念,太极拳通过肢体语言表现阴阳平衡,是符合大自然运转规律、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要求的一种运动方式。在中国哲学中,阴和阳是组成宇宙的两个要素,它们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总是保持着一种平衡。太极拳讲究阴阳变化,每招每式都贯穿着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转化的原理。
太极拳是哲理拳,也是文化拳,了解研究太极文化可以更好习练太极拳。
陈瑜先生将自已总结的太极拳“神、气、意、力;稳、准、猛、快”八字诀送给记者。
前四个字是拳之体,后四个字是拳之用。八字诀的第四个字是“力”,最后一个字是“快”。 现在太极拳发展到今天,好象如果提到“力”和“快”字,就象是进了雷区,太极拳谈不得“力”和“快”字了,只要涉及到力量和速度就不是太极拳了?试问早年间以武吃饭,刀头舔血的日子里,哪位练家子,敢说不练力和速度?力要有练活,要练巧,不要拙力,但没有力是不行的。前辈大家可以做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这种触觉的灵敏,反映的速度难道不快吗?杨澄甫先生一根白蜡大杆相伴,如何能不讲力呢?
现在,陈瑜老师在八字诀中明确的提出“力”与“快”的重要性,对修正当前的一些理论误区有重大意义。
“神、意、气、力;稳、准、狠、快”,这八个字值得深刻体会。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无论书法、绘画、戏剧歌曲还是武术,都讲究独特的韵味,太极拳也讲求拳韵、拳味、拳品。太极拳是一种性命兼修,身心兼练的拳术,一个人通过练拳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自己的风度、气质、情操和修养,这就是说你找到了太极拳的“太极味”和神韵。若想达到这个境界:首先,要懂得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互济,阴阳和谐的道理。其次,守规矩,找规律,懂劲道。
总之,为了自己的心身健康,一定要始终不渝的与太极结伴一生。
响应时代呼唤 肩负历史担当
黄河是一条自然之河,更是一条人文之河。黄河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黄河孕育中华文明,太极传承文化根脉。
“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太极拳,正在成为21世纪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华优秀文化之一。全面系统地展现太极拳及太极文化,既是时代的呼唤,更是义不容辞的历史担当。”陈瑜老师认为,太极文化的推广普及,不仅有利于人的身心和谐,而且有利于社会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撑开一片天,划出一道云。”陈瑜老师豪情满怀:今后,我将以一种饱满而喜悦的精神状态投身于日常的教学中,在学修与传承的基础上,进行适合时代发展的创新与创造,将自己对太极文化的理解与感受分享给太极弟子和社会大众。
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
太极拳集《易经》的阴阳学说、老庄的道法自然、儒家的中庸之道、兵家的虚实论、中医的经络原理、道佛儒等多元文化之大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识,蕴聚着东方文化的精髓。
太极拳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让我们充分发掘太极拳和太极文化这一宝贵资源,为太极拳和太极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和大创新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作者简介:纪良发,皖江文化、抗战史、红学研究专家、学者。《皖江晚报》驻池记者站站长。安徽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传统武学、中华武藏编(筹)委、九华山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池州市中医药发展研究会研究员、沧州市纪晓岚研究会理事、池州市人民法院、池州市人民检察院宣传顾问、池州市屈原学会理事、贵池分会副会长、池州市钱镠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池州市边防检查站大练兵教官。池州市武术协会常委、副秘书长。池州市太极拳协会常委、副秘书长。
一一陈氏太极嫡宗传人陈瑜老师人生传奇
《皖江晚报》记者 纪良发
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一一 周敦颐
在浑浊的黄河水和清澈的洛水交汇处,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太极图。这里还有一条叫蟒河的分支,河边有一个叫陈家沟的小山村。就是这不起眼的小村,民风彪悍,几百年来世代习武。创造出中华武术百花园中的一颗明珠,受世人瞩目的陈氏太极拳。在当今社会流传的各式太极拳中,陈氏太极拳最为古老,流传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百年传承
陈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发科1928年进京后,家传功夫架自此扎根北京,并百年传承:陈发科-陈照奎-陈瑜-陈世武。
陈氏太极拳家传功夫架风格特点:陈瑜老师所传陈氏太极拳家传功夫架具有陈氏太极拳一切特点,尤为突出的是拳架整体的松、柔、圆、活、沉。体现得淋漓尽致。动作细腻,内外三合的完美结合。胸腰折叠能协调调动更多的肌肉为动作服务。丹田内转的隐蔽性,只见其形,不知由何而发。
陈氏太极拳家传功夫架内容丰富,其中包括:套路(一路、二路),长短器械(单双刀、单双剑、春秋大刀、短棍、太极尺、大杆、枪等等),推手(打轮、散推、擒拿、拆招等等),内功修炼,功夫训练等。
2014年陈瑜太极-陈氏太极拳家传功夫架北京推广总部开办网络教学至今已整整10个年头,培养了数千人,并拥有一支专业、耐心、责任感强的优秀教学团队,由陈瑜老师任总顾问,陈世武任总教练,教学团队成员任主讲教练。
陈瑜太极中国行第24站五进池州
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普及传播陈氏太极拳家传功夫架,应池州市武术协会的邀请,5月1日至5月5日,“陈瑜太极中国行”第24站五进安徽池州暨2024年陈氏太极拳家传功夫架五一培训班在安徽池州市举行,陈氏太极拳传人陈瑜老师和陈氏第20世嫡宗传人陈世武及陈瑜太极教练团队任教。
来自北京、天津、辽宁、陕西、山西、河南、湖北、浙江、广东、安徽等十六个省市以及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内国际近60位太极拳爱好者报名参加了这次的培训活动。
本次培训班教学团队阵容强大,由陈瑜老师带队,思雨老师策划管理。教学团队成员陈世武(陈瑜老师之子)、王亚明、牟金海、张秀玲、汪国柱等都是陈瑜老师的亲传弟子,功底深厚,享有盛誉,教学经验丰富。
陈瑜老师的夫人思雨老师,端庄美丽,德艺双馨,她与陈瑜青眉竹马,自幼习练陈氏太极拳。数十载风雨兼程,双宿双飞,一起遨游在陈氏太极梦想的蓝天。
思雨老师在皇城根长大,一囗正宗京腔京调,接受记者采访时喜笑颜开:陈氏太极拳家传功夫架北京推广总部隶属于北京陈瑜太极拳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由陈家沟第十九世、陈氏太极拳嫡宗传人陈瑜老师发起成立。以继承祖传拳术,推广陈氏太极拳家传功夫架,完成传承使命为宗旨。保持原汁原味的陈氏太极拳家传功夫架,为全民健身做贡献。
陈瑜老师所传的陈氏太极拳家传功夫架属于大架,拳架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身法中正自然,内劲统领全身。练习时,要求周身一体,密切配合,外形走弧线,内劲走螺旋,缠绕圆转。从2015年起,陈瑜太极推出了“陈瑜太极中国行”活动,足迹遍及全国近20个省市,至今已成功走过24站。钟情于池州的灵山秀水和独特的魅力,“陈瑜太极中国行”看中了池州这块“风水宝地”,多次走进池州举办活动,今年这一站已经是第五次走进池州。计划拟将与池州市武术协会合作筹办杏花村武术节“陈发科杯”国际交流大赛活动。
池州市武术协会主席汪国柱欣喜地说: “陈瑜太极中国行”走进池州的活动,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池州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更好地传播和普及太极拳运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走出陈家沟 开创新纪元
陈发科(1887-1957),字福生,陈氏十七世(陈式太极拳第九代),是陈氏十四世“牌位大王”陈长兴曾孙,师承其父延熙.是陈氏太极拳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师。陈发科的家庭是真正的太极拳世家。他的曾祖父陈长兴,是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的老师。
陈发科先生一九二八年应许禹生等之邀到北京传拳,他以“挨着何处何处击,将人击出不见形”的高超技艺受到北平武术界的叹服,从而在北平站住了脚,开始在北平传拳,改变了“谁知豫北陈家技,却赖冀南杨氏传”,开创了“不意陈君标异帜,缠丝劲势特刚强”的新时代,使得有600多年历史的只流传在陈家沟一隅之地、一姓之众的陈氏太极拳走出了陈家沟,是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陈发科技艺高超,教学有方,从学者甚众,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开创了北京陈式太极拳的新纪元。
功夫出神入化 育人呕心沥血
陈照奎(1928年1月24日一1981年5月7日),系陈家沟陈氏十八世、太极拳第十代传人。自幼随其父陈发科(1887—1957)学祖传拳艺。陈照奎为陈发科先生之幼子,一九二八年一月二十四日生于陈家沟,四岁随父进京,并定居北京。他七岁开始学拳,二十多岁时,功夫就已出类拔萃了。其父逝世之后,照奎先生独挡门面,越发用功操习,其功夫蒸蒸日上,炉火纯青。
陈照奎的擒拿手法堪称当世一绝,轻柔刚猛,变幻莫测,使人防不胜防。推手功夫也是出神入化,化劲轻灵、巧妙、发劲冷脆、威猛。陈发科先生的贡献在于把陈氏家传的太极拳从陈家沟一隅之地传至北京,陈照奎先生又把此拳传于北京、上海、南京、陈家沟、郑州、石家庄、焦作等地,足迹遍布黄河内外、大江南北。陈照奎呕心沥血、精心育人,培养弟子数以千计。如今,陈照奎的众多弟子已将此拳发扬光大,远播世界各地。
陈照奎先生,秉承家学,在其父陈发科先生严格教导下,完整地继承了其家传陈式大架(一路八十三式、二路又名炮锤七十二式)太极拳拳理拳法之精髓,由于他有较高的文化造诣,悟性颇高,在整理撰写拳谱、规范拳架、阐明拳理,以及在揭示太极拳技击内涵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陈式太极拳这一拳种精品走向世界,造福人类,开辟了一条宽阔而光辉的大道。
德艺双謦 桃李满天下
陈瑜(1962年5月23日生一一):陈家沟陈氏第十九世,祖籍河南温县陈家沟,现居北京,陈氏第十七世宗师陈发科之嫡孙、陈氏第十八世宗师陈照奎之独子。职业拳师,为弘扬传播家传陈氏太极拳功夫架而跑遍祖国大江南北。2010年创办了北京市陈瑜太极拳体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现任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陈照奎太极拳专业委员会主任。
陈瑜自幼在父亲陈照奎的严格要求下潜心习艺,刻苦练功,日练拳10遍以上,将拳法与技击融会贯通。尤其是父亲去世后,他逐渐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于是闭门苦练,每只胳膊上、腿上都绑着3公斤的沙袋练拳。为了练臂力,他每天要平举自制的15公斤的哑铃活动,并带沙袋日练拳10至12遍。就这样,他一练就是3年,功夫有了很大的提高。就陈瑜自己讲,他每次练拳都时刻记着父亲说的:“前方无人似有人。”“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它意不断、劲不断、身不舍、脚不乱。”于是他将每一个动作分开单练,站桩时似抱球,手臂绑沙袋,手上拿哑铃,腿上压着哑铃或砖,因为他相信只有苦练才能出功夫。如今他的功夫已臻上乘,更加炉火纯青,在继承、发扬及推广家传陈氏太极拳功夫架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76年,年仅14岁的他,随父到河南温县,在全国太极拳大会上表演了一路和二路炮捶,这是他首次公开亮相,以其工整的拳架引起轰动。20世纪80年代在北京市陈氏太极拳协会成立大会上表演了二路炮捶和单刀。这是他第二次当众表演,再次引起轰动。2002年陈瑜作为名家应邀出席“国际太极拳年会”,并做了表演,博得了满堂喝彩。众多媒体对他进行了专题采访和报道,并被誉为“将门虎子”“雄狮猛虎”。2003年应邀作为特邀名家参加了在新加坡举办的“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太极群英交流会”,并表演了陈氏太极拳及陈氏太极单刀,博得了热烈的掌声,使大家对陈氏太极拳有了一个崭新的了解。新加坡的州长亲自为其颁发了荣誉奖杯。2004年参加了北京市第五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并作为名家进行表演,得到了北京武协领导的高度赞扬。同年应邀参加了“香港气功太极拳社创会四周年联欢晚会”,并进行了精彩的表演。2005年、2009年、2012年分别参加了河南太极拳国际比赛,2012年还担任了陈氏太极拳总裁判长,同时作为名家进行了表演。2006年应邀参加了“珠海市太极拳协会成立十周年”庆祝活动,作为名家进行了表演,在场的观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都说:“这是看过众多太极拳表演中最好、最有风格的一个。”陈瑜的功底纯厚,这是令许多人认同的。陈瑜先生自17岁开始独立授拳至今,已40多个年头,曾到国内外众多地方授拳。慕名而来的有世界各地的学员,经他亲自指导的学员有上万人之多。经过其指导的部分学员,在国内外武术大赛和国际太极拳年会中均获得了优异成绩,在继承和发扬及推广家传陈氏太极拳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现已花甲之年的他,身怀绝技,功力纯厚,身法中正,造诣颇深,巧妙地将拳法与技击融会贯通,因其拳架低,松柔圆活,造型美观,自然大方,发力更是松活弹抖,赢得了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的好评。陈瑜在继承家传套路的基础上,还创编了四十三式太极拳、二十八式太极拳,众多国内新闻媒体都先后报道过他的功夫以及他的教拳事迹。
为了更加广泛的推广普及家传拳术,陈瑜先生除常年在北京天坛公园授拳外,2012年创办了陈瑜太极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进行太极拳现场培训。2014年创办了陈瑜太极培训基地,广泛推广陈氏太极拳。 2015年推出了陈瑜太极中国行活动,走入各省市传播推广陈氏太极拳,成功走过了北京、河南陈家沟、山西太原、深圳、河北涿州、河北固安、安徽池州、浙江台州、江苏南通、河南开封、陕西西安、湖北监利等地,至今已经成功走过24站。为了原汁原味地传承,2016年组建了陈瑜太极教学团队,并制定教学计划,统一教材、统一模式,有计划有检查,确保高质量的教学,得到了所有学员的一致好评。
2017年策划组织的《纪念陈发科诞辰130周年暨陈瑜携弟子祭祖活动》在陈家沟成功举办,有260人参加了此活动。近30多个媒体进行了报导。2018年策划组织的《纪念陈发科进京传拳90周年暨陈照奎诞辰90周年纪念活动》在固安成功举办。2019年率领众弟子、再传弟子及家传陈氏太极拳功夫架爱好者在陈家沟举办了《生命不息、传拳不止-陈瑜太极生涯50周年活动》。2023年策划组织的《行走在传承路上》在陈家沟成功举办。先后出版了《 家传陈氏太极拳功夫架 》系列教学丛书和音像教材。2003年出版了《家传陈氏太极拳功夫架一路89式彩图集》,2007年出版了《入门28式》,2011年出版了《太极人生》,2013年出版了《家传陈氏太极拳功夫架一路89式》,2021年与其子陈世武出版了《家传陈氏太极拳功夫架二路彩图集》。如今他正殚精竭虑,为传播发扬光大陈氏太极拳而不懈努力着!
不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陈世武(1994年1月一一):(名门七龙) :陈瑜先生的独子。生于北京,祖籍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太极拳第二十世嫡宗传人,父亲陈 瑜,系陈氏太极拳第十九世嫡宗传人,曾在2002年焦作国际太极拳年会名家表演中,技惊全场,享誉一时。祖父陈照奎,乃陈家十八氏中著名的太极拳宗师,曾传拳于祖国大江南北。
陈世武秉承祖上遗风,体格健壮,聪明伶俐,活泼好动,自3岁起开始随父习武,一招一势,像模像样。为了让他接受正规地训练,九岁时便进入北京武术院学习。由于自小受家庭的熏陶,“他的悟性很高,接受能力较强,教几遍就可以掌握了。”现在陈世武已成为陈瑜太极教练团队总教练。
珍惜青春和光阴,不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好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长江后浪推前浪,相信陈世武在传承陈氏太极拳广阔天地里更加大有作为,创造出新的辉煌。
练拳要一世,而不是一时
陈瑜老师对弟子们讲:“希望你们练拳要练一世,而不是一时”。做为陈氏太极拳嫡宗传人,陈瑜老师几十年来从未停止过传承的脚步,他立志要将原汁原味的陈氏太极拳家传功夫架传播出去,他总是说:“父亲怎么教我,我就怎么教给别人”。
记者与陈瑜老师是同时代人,因此共同语言多。他先后5次亲临池州授拳,我参加了4次,他从不以大师自居,也不让他人称其大师,十分地谦虚低调。他语重心长地说:艺无止境,学无止境,切莫自大。他手把手地不厌其烦地教我练拳,让我得益匪浅。
他说:太极拳的劲力应具备阴阳互济、整体作业、顺逆缠丝、松活弹抖四大特征,其中特别是螺旋劲、弹抖劲和意念力、丹田力,又是它特殊的功力象征。
太极,实天机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合,明白太极思维的道理,用它来指导拳术,才是棉里藏针、以柔克刚的太极拳;用它来指导养生,才是专气致柔、养浩然之气的太极养生;用它来指导文化,才是无过不及、执两用中的太极文化。
太极是中国文化和哲学的重要概念,太极拳通过肢体语言表现阴阳平衡,是符合大自然运转规律、符合人体生理和心理要求的一种运动方式。在中国哲学中,阴和阳是组成宇宙的两个要素,它们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总是保持着一种平衡。太极拳讲究阴阳变化,每招每式都贯穿着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阴阳转化的原理。
太极拳是哲理拳,也是文化拳,了解研究太极文化可以更好习练太极拳。
陈瑜先生将自已总结的太极拳“神、气、意、力;稳、准、猛、快”八字诀送给记者。
前四个字是拳之体,后四个字是拳之用。八字诀的第四个字是“力”,最后一个字是“快”。 现在太极拳发展到今天,好象如果提到“力”和“快”字,就象是进了雷区,太极拳谈不得“力”和“快”字了,只要涉及到力量和速度就不是太极拳了?试问早年间以武吃饭,刀头舔血的日子里,哪位练家子,敢说不练力和速度?力要有练活,要练巧,不要拙力,但没有力是不行的。前辈大家可以做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这种触觉的灵敏,反映的速度难道不快吗?杨澄甫先生一根白蜡大杆相伴,如何能不讲力呢?
现在,陈瑜老师在八字诀中明确的提出“力”与“快”的重要性,对修正当前的一些理论误区有重大意义。
“神、意、气、力;稳、准、狠、快”,这八个字值得深刻体会。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无论书法、绘画、戏剧歌曲还是武术,都讲究独特的韵味,太极拳也讲求拳韵、拳味、拳品。太极拳是一种性命兼修,身心兼练的拳术,一个人通过练拳能够很好地体现出自己的风度、气质、情操和修养,这就是说你找到了太极拳的“太极味”和神韵。若想达到这个境界:首先,要懂得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互济,阴阳和谐的道理。其次,守规矩,找规律,懂劲道。
总之,为了自己的心身健康,一定要始终不渝的与太极结伴一生。
响应时代呼唤 肩负历史担当
黄河是一条自然之河,更是一条人文之河。黄河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黄河孕育中华文明,太极传承文化根脉。
“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太极拳,正在成为21世纪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华优秀文化之一。全面系统地展现太极拳及太极文化,既是时代的呼唤,更是义不容辞的历史担当。”陈瑜老师认为,太极文化的推广普及,不仅有利于人的身心和谐,而且有利于社会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的和谐发展。
“撑开一片天,划出一道云。”陈瑜老师豪情满怀:今后,我将以一种饱满而喜悦的精神状态投身于日常的教学中,在学修与传承的基础上,进行适合时代发展的创新与创造,将自己对太极文化的理解与感受分享给太极弟子和社会大众。
自信才能自强。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走自己的路。
太极拳集《易经》的阴阳学说、老庄的道法自然、儒家的中庸之道、兵家的虚实论、中医的经络原理、道佛儒等多元文化之大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识,蕴聚着东方文化的精髓。
太极拳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让我们充分发掘太极拳和太极文化这一宝贵资源,为太极拳和太极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和大创新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作者简介:纪良发,皖江文化、抗战史、红学研究专家、学者。《皖江晚报》驻池记者站站长。安徽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传统武学、中华武藏编(筹)委、九华山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池州市中医药发展研究会研究员、沧州市纪晓岚研究会理事、池州市人民法院、池州市人民检察院宣传顾问、池州市屈原学会理事、贵池分会副会长、池州市钱镠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池州市边防检查站大练兵教官。池州市武术协会常委、副秘书长。池州市太极拳协会常委、副秘书长。
上一篇:开封万岁山“王婆说媒”“仙侠奇境”双双爆火 下一篇:王长征书法被韩国中央美术馆收藏
相关阅读
友情提示: 登录后发表评论,可以直接从评论中的用户名进入您的个人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
最新文章
随机推荐
- 中国曲阜诗歌论坛首届海峡两岸著名诗人曲阜之旅暨中国诗歌春晚首
- 《天津诗人》2021春之卷目录
- 作家胡济卫荣获2024中国诗歌春晚全国十佳诗人称号
- 实力派青年诗人方严诗集《忽然安澜》分享会暨捐助活动在池州举行
- 木红:写给中国诗歌春晚
- 中华文化财富联盟成立暨2013中华文化财富高峰论坛发言
- 肖红缨:七绝·赞中国诗歌春晚
- 范曾谈马尔克斯:他惊人的文学造诣是不可想象的……
- 《我和屈原同一个DNA》献礼端午(请转)
- 著名诗人郑愁予将访故乡山东
- “五一”献给工人的光热赞歌
- 江西建工四建与中铁二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南风诗刊》即将出版
- 中国诗歌春晚首次落户黑龙江 千余文学艺术爱好者参加活动
- 《中国诗界》2023年冬之卷封面目录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