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赋》赏析
作者:付义琳
空谷先生的《大运河赋》,词汇精准,音韵流畅,结构巧妙,气势磅礴,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一、“桃李栽成艳格新”的词汇美
《文心雕龙》有言:“读者非师传不能析其辞,非博学不能综其理。”
空谷先生的《大运河赋》正是这样。一字一词,精准到位。有时看似随意的用字,实则用意深远;有时精心锤炼的用词,必定一发入魂。
“兴运河之畅盛,贯乎沧州全境;撷非遗之精粹,汇于园博一园。”
篇首这几句,直接点题。一个“兴”字,奠定了全文蓬勃向上的感情主基调。所“兴”的,既包括大运河的通畅,也包括运河两岸人们对当今美好生活的欣喜、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以及对美好将来的憧憬。
“藉姿韵于江南,接风烟于塞北,共清波于众流,启步履于群岳。”“藉”、“接”、“共”、“启”四字,贯通南北,指点山河,突出了大运河的绵长和雄壮。
“应于天命、顺于地势、成于人力、合于物理、惠于万方、恒同日月”,连用“应”、“顺”、“成”、“合”、“惠”、“恒”六字,一气呵成,由大运河畅想到天地万物,气象万千,
“名窑名坊,名酒名吃,缀于生活;雅文雅曲,雅藏雅玩,悦于心性。”叠用四个“名”字、四个“雅”字,突出了大运河畔的繁华和富足,令人心驰神往。一个“缀”字,有如神来之笔,恰到好处。
凡此种种,这样令人拍案叫绝的用字,在这篇赋里俯拾皆是,令读者会心一笑、对大运河的好感油然而生。
二、“一日潮声两度来”的音韵美
此赋通篇对仗,杂以三言句、四言句、五言句乃至十言句,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
“连京杭,贯南北,一河通衢,万里繁华;历沧桑,越古今,百代惠泽,千年顺畅。”
“人工开河,此乃巅峰;人类理水,是为绝唱。”
“河道延展,志国运之强盛;水流畅达,鉴社会之兴旺。”
“中华雄起,举国同力;巨声一呼,山河回响。”
广泛地运用音节响亮的韵脚,令人读来为之振奋。既歌颂了大运河的功效,也赞美了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豪情。
“道义举于民众,士气炽于文林,武风传于乡间,杂技行于市井。”
“智者无碍,信者无欺,勇者无惧,仁者无疆,毅者无止,一河而五者齐备。”
“裁弯取直、拓宽浚深、闸坝调水、层层节制、江潮济运、以湖调蓄,南方多用之策;三弯抵闸、减河入海、以堤束水、借水攻沙、挽河归槽、淤留滩高,北地常见之景。”
大量的四句排比、五句排比、六句排比,极富韵律感,渲染气氛,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深处种菱浅种稻”的结构美
首段,点明大运河“足以光耀中华,声播寰宇”的作用和地位。
接下来,指出“先圣不拘于造物之所遗,以镢锹铲斧之力,劫夺造化于有形,再造机枢于大地。”盛赞先圣在敬畏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以造福人类。“一河重塑江山格局,千载恒沐碧波恩泽”,从而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人工开河,此乃巅峰;人类理水,是为绝唱。”
再详细指出“寻源溯流,各得其当;派引脉分,俱安其所。”从而得出“其思则烛幽洞微,其技已化灵通神。世之瞻者,叹为观止!”的感叹。
又写千百年来大运河给沿岸带来的繁荣昌盛。“江南水乡垛田花海,奇异如幻;华北平原成方粮棉,丰饶似锦。游宦之所巡,商泊之所趋,访履之所涉,此河为旌导也。”
再细数“白居易放湖入河、苏东坡葑草为堤、王安石掘深疏浚、曾国藩导淮之议”等历史事迹,将“一条大运河,半部中华史”娓娓道来。
继而写到新时代“狮城又闻镇海之吼,古运再腾奋楫之波。”感慨大运河对时代国家富强、人民安康的贡献。点明“中华精魂,皆寓其中矣!”
最后再次展现大运河的气魄和运河两岸人民的风貌,发出呼唤。“地承古运之魂,人秉大运之德。放眼世界之舞台,中央有我;再造中华之盛世,就在今朝!”
四、“从容行酒壮三军”的气势美
此赋写的是大运河,又纵论古今,橫亘八荒,跌宕起伏,大气磅礴。
“挽钱塘与长江,揽黄淮及海河,五水贯通,以此为纬;联吴越及苏豫,接冀鲁与京津,八省通络,凭斯为经。”
“越两千年间,四方赋输,邮置往来,军旅征戍,商贾贸迁,大国系于一统,有赖斯水;方百万里中,舟航水塞,车马陆填,摊铺夹岸,人流熙攘,民众安于生息,共傍此河。”
“秦汉以降,皇城一路东移,渐渐趋近大脉;两宋至今,庙堂南北交替,唯唯不离两岸。”
极言大运河的重要的地理地位和历史作用。展现出的不仅仅是一条运河,而且是华夏的壮丽山河和绵长历史,带给读者厚重的历史感和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总之,此赋妙手天成,却又精妙无比。于细处有遣词造句的精细,于大处有指点江山的壮阔,实在堪称描写大运河的名篇。
付义琳简介,高考文言赋体满分作文《乐语文赋》作者,挹露书院院长,浙江复兴国学研究院院长助理,中国诗歌春晚总策划助理。著有诗文集《挹露集》。
附:《大运河赋》
作者:空谷
时逢虎岁,瑞兆狮城。兴运河之畅盛,贯乎沧州全境;撷非遗之精粹,汇于园博一园。地之骄也,大运河流经所在,举国为最!人何幸哉,新时代圆梦之际,宏图添锦!古河焕新,大势已就;嘉园迎客,盛会在即,不由驰思骋怀,命笔而赋。赋曰:
连京杭,贯南北,一河通衢,万里繁华;历沧桑,越古今,百代惠泽,千年顺畅。大运河者,藉姿韵于江南,接风烟于塞北,共清波于众流,启步履于群岳,其应于天命、顺于地势、成于人力、合于物理、惠于万方、恒同日月者,足以光耀中华,声播寰宇!
夫天地伊始,鸿蒙初判,华夏之版图也,水陆分列,地势渐倾于西东;江河横陈,天堑阻隔于南北。先圣不拘于造物之所遗,以镢锹铲斧之力,劫夺造化于有形,再造机枢于大地。挽钱塘与长江,揽黄淮及海河,五水贯通,以此为纬;联吴越及苏豫,接冀鲁与京津,八省通络,凭斯为经。一河重塑江山格局,千载恒沐碧波恩泽,人工开河,此乃巅峰;人类理水,是为绝唱。
自春秋开凿,至隋唐大成,继宋元完善,续明清疏浚,接踵而为,千载何息;役力所耗,岂止万亿?其规模之繁浩,已令瞠目;而智巧之高妙,尤足惊叹!开河筑堤,必识潮水之向背、地势之高低;引水导航,须察泥沙之聚散、隘口之缓急。寻源溯流,各得其当;派引脉分,俱安其所。宜开则开之有度,当闭则闭而依时。裁弯取直、拓宽浚深、闸坝调水、层层节制、江潮济运、以湖调蓄,南方多用之策;三弯抵闸、减河入海、以堤束水、借水攻沙、挽河归槽、淤留滩高,北地常见之景。米汤固坝,增土堰之坚韧;车戽增流,解搁浅之难题;闸斗双门,消水位之落差;蓄清刷浊,保河流之顺畅;枝桠成系,构集枢之网络,其思则烛幽洞微,其技已化灵通神,世之瞻者,叹为观止!
越两千年间,四方赋输,邮置往来,军旅征戍,商贾贸迁,大国系于一统,有赖斯水;方百万里中,舟航水塞,车马陆填,摊铺夹岸,人流熙攘,民众安于生息,共傍此河。粮盐木石,瓷棉布丝,此来彼往;珠玉象犀,汗血奇楠,明流暗转。民生富庶,会馆园林遍布,接栋而居者烟火万井;文脉昌盛,书院学堂叠檐,青史传名者驰誉百家。道义举于民众,士气炽于文林,武风传于乡间,杂技行于市井。名窑名坊,名酒名吃,缀于生活;雅文雅曲,雅藏雅玩,悦于心性。画舫旌杆恍然过目,纤夫号子依稀绕耳。看舳舻相接、帆樯林立,或有扶桑、高丽、天竺之商;游锦瑟百城、笙歌万户,时见大食、波斯、罗马之客。而大流济运,余水灌田,又滋润百里沃土,万顷良田。江南水乡垛田花海,奇异如幻;华北平原成方粮棉,丰饶似锦。游宦之所巡,商泊之所趋,访履之所涉,此河为旌导也。
嗟夫,一条大运河,半部中华史。河道延展,志国运之强盛;水流畅达,鉴社会之兴旺。舟楫通处,资源为之重整,万民享无穷之利;清流所经,文化因之融合,百族处和睦之中。故运河每拓其道,往往碣石易址。越天堑,去藩篱,破阻隔,一河之力,胜于雄师。秦汉以降,皇城一路东移,渐渐趋近大脉;两宋至今,庙堂南北交替,唯唯不离两岸。堤上斜阳古柳,曾记几度龙旒更迭、凤阙迁徙;岸边风霜断碑,犹忆何年帝王旨令、重臣策言。夫差征伐,杨广固疆,余惋尚留史部;朱棣治漕,弘历巡幸,故事犹传坊间。而白居易放湖入河、苏东坡葑草为堤、王安石掘深疏浚、曾国藩导淮之议,岂是旧闻,犹续新篇。
伟大复兴之际,世界变局之时,中华雄起,举国同力,巨声一呼,山河回响。狮城又闻镇海之吼,古运再腾奋楫之波。百狮齐舞,多园并作。朗吟南川,双楼拔地。登楼而望,见曲水百折,清流荡漾,粼光万重,疏影摇曳,大运河之美也,岂以言喻?东临瀚海,潮声依稀,西望山岳,屏障绵延,大运河之奇也,只可意会!蜿蜒于大地之上,流淌于海岳之间,跨郡越州,统于一系;造利增益,不可计数,能不引人感慨万千乎!绕山穿水,化阻清障,以致通达,岂非大运河之智耶?蓄泄输载,彼此共益,以致繁华,岂非大运河之信耶?破土凿石,聚力克难,以致功成,岂非大运河之勇耶?包罗万象,兼融众域,以致和谐,岂非大运河之仁耶?波澜不惊,千年如一,以致恒久,岂非大运河之毅耶?智者无碍,信者无欺,勇者无惧,仁者无疆,毅者无止,一河而五者齐备,中华精魂,皆寓其中矣!得此精神,试问何功不成、何事不达也?噫!以一河而知中华之伟力,民族复兴,势若喷薄;以一城而觉举国之气概,中流击水,舍我其谁。地承古运之魂,人秉大运之德,放眼世界之舞台,中央有我;再造中华之盛世,就在今朝!
(图片提供:毛顺勇)
作者简介:空谷,中共党员,沧州市直某机关干部,所作《沧州赋》曾获河北省城市赋征文一等奖。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