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征:回望美好的花季——序李明博散文集《随风忆》
回望美好的花季
——序李明博散文集《随风忆》
文/王长征
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往往会忽略身边那些转瞬即逝莞尔一笑的美丽,很少有人能够轻轻放慢脚步,去聆听岁月的轻歌曼吟,去好好感受生活散发出的缕缕温馨。
16岁少年李明博在求学路上,一面寒窗苦读,加劲划桨,快乐而幸福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一面怀着对文字色彩斑斓的好奇,对文学神秘探索的兴趣,用一颗敏感之心,将前行路上那些极易被遗忘的精彩瞬间一一捡起,用生花妙笔绘成一幅幅憾人心魄的生动画面。
《随风忆》是李明博同学首部散文集,其作品与本人一样,像早熟的稻子那样谦虚而低调,踏实而稳重,透露出一种沉静与深邃。这部文集不仅记录了他对往事的款款追忆,对当下生活清醒的认知与感悟,也对未来充满无限美好的憧憬。李明博以自己独特敏锐的视角和细腻丰富的感情,用生动活泼的文字引领我们走进他内心奇妙的世界,共同去感受那些随风而逝却又刻骨铭心的记忆。
我与李明博有过一面之缘,他留给我的印象:身材颀长、眉清目秀、英俊帅气,浑身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青春朝气。与之交谈,发现他对当今社会现实和文化历史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流露出新时代青少年个性独立、孤标傲世的非凡气质。
《随风忆》中的文字如股股清泉在潺潺流淌。李明博善于捕捉生活中一个个细节,如老屋里一些旧物件,街头巷尾一座座古建筑,一家家门店,或一个个生活场景,在他笔下都能焕发出夺目的光彩,成为一道道绚丽的风景。
这部散文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字里行间洋溢着诗情画意,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散发着脉脉温情,总能让人触摸到一种令人爽快的舒服感。他的这些平常而普通的文字,却为读者搭建起一座通往青少年心灵的桥梁。作为一位酷爱读书、情系家国的少年,李明博敢于倾吐心声,用文字传递正能量,激励读者向着未来与远方快乐奔跑。这些作品不仅是情感的宣泄,更是对这个世界美好的期待和真诚祝愿。他将自己的作品整理成2本书。除了这部散文集外还有一部诗集。其中部分作品早己见诸报端。他的诗歌与散文相映成趣,构成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
李明博善于从日常生活琐事中提炼主题,习惯于用简洁生动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抒情,让读者在品味文字的同时,分明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深切感悟和对世界的深沉思考。《静夜思》一文,李明博通过对静谧夜晚细腻描写,表达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淡淡忧伤和对流逝岁月的无比眷恋。《云山人间》以云为喻,探讨人生的虚幻与真实、坚持与放弃。通过对云的精彩描绘,表达自己对自由而宁静生活的向往。他鼓励大家要始终保持心灵的自由和灵魂的纯净,不要被生活污染,不要被生活束缚,要敢做敢为,勇于担当起社会责任。《无名之辈》通过细腻的笔触讲述一位老兵牺牲奉献的传奇故事,展现了英雄主义的崇高与伟大,体现了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对战争的残酷和生命意义进行多方面探讨。这位老兵经历血与火的洗礼,能够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尊严。
《随风忆》围绕着记忆,通过回忆徐徐展开一幅幅画卷。《我们相识的日子》讲述了自己与朋友的成长故事,探讨了成长过程中的困惑、矛盾、挑战与收获,鼓励人们要坚持追求梦想,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要轻言放弃,必然继续向前奋然前行。《救赎之匙》通过一对少男少女朦胧的初恋,反映了初恋的甜蜜与苦涩,生命的脆弱与无奈,以及面对匆匆离去背影的无奈与悲痛。
此外,作者对社会和人性也有一定的认知和剖析。《盛世》一文,李明博对一些社会现象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反映了他对公平正义和伦理道德的关注。《春日,鼻炎,老房子和以前》通过对自然风景的重墨重彩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的美好,鼓励人们关注自然、热爱自然,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积极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古英雄出少年。16岁的李明博出版自己的散文集,我真为他高兴,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当年自己的懵懂与青涩。他的首部散文集像一棵青青碧树,虽然生机勃勃,但仍不够坚挺高大。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一定会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繁茂葳蕤着青枝绿叶,绽放出满树繁花。
愿《随风忆》伴随你左右,愿每一个精彩瞬间都能成为您恒久美好的回忆。
作者简介:王长征,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社会艺术委员会顾问,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理事,安徽省当代诗歌研究会副会长。迄今在《中国作家》《解放军文艺》《北京文学》《上海文学》等文学期刊发表文学作品400余万字,出版诗文集9部。现居北京,主编《中国汉诗》。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