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财富网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媒体速递 > 本网新闻 > 文章内容

红动赣州 | 重走长征路第十六天:

作者: 文化财富网 来源: 未知 时间: 2020-09-22 阅读: 在线投稿

红动赣州 | 重走长征路第十六天: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宝塔山——枣园革命旧址

 红动赣州 赣州市红色文化研究会 昨天

 

 

 

重走长征路

第十六天

 

 

 

时间:2020年9月20日

天气:晴天

线路: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革命旧址——宝塔山——枣园革命旧址

 

革命圣地延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革命根据地城市中旧址保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布局最为完整的城市,有“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小分队今天用一天时间在延安城区参观学习。

 

 

第一站延安革命纪念馆——

 

 

第二站王家坪革命旧址——

 

八路军总部,党中央进驻延安后,军委和总部机关在这里领导根据地军民坚持了八年抗战。

 

供参观的有军委礼堂、作战研究室和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王稼祥、叶剑英的旧居等。军委礼堂可容纳近千人,建成于1943年,是军委和总部的工作人员自己动手修建的。

 

红军后代晚秋在王家坪旧址军委礼堂门口接受采访:

 

 

第三站宝塔山——

 

宝塔山上是欣赏延安城市风光和黄土高原风貌的绝妙观景台,登山观景,可俯瞰革命圣地全貌。

 

 

第四站枣园革命旧址——

 

枣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位于延安城西北。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庄园,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了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七大”,在枣园还有毛泽东同志旧居、朱德同志旧居、周恩来同志旧居、刘少奇同志旧居、任弼时同志旧居,都非常具有历史纪念意义。同时,枣园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春、夏、秋、冬景色秀丽,环境清幽,内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花草树木,风光迷人。

 

 

小分队队员们继续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乘坐市内公共交通,中午不休息,一天中认认真真把4个景点参观完。

 

卜利民在宝塔山景区和演员们互动,一起唱陕北民歌。

 

 

 

小分队队员在枣园毛泽东旧居院内石凳上休息,据说石凳是原物哦!

 

 

明天上午小分队队员们到延安市图书馆参观,然后踏上返程,重走长征路小分队的行程结束了,今天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我们将一如既往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队员感言

卜利民

赣州市红色文化研究会党支部书记、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

 

 

 

邱丽红

赣州市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赣州市图书馆副馆长、重走长征路小分队副领队

 

重走长征路小分队的行程今天结束了!十多天里,队员们沿着红军的足迹,途经九个省,上了夹金山,过了草地,游泳横渡了乌江、赤水河,通过这种时空对话感受长征,体验长征精神!

 

我的父亲邱云辉是参加了二至五次反围剿的老红军,他在腿部负伤的情况下 ,全程走完了长征,是强渡乌江的勇士之一。他坚定的信仰,向死而生的大无畏精神,会激励他的后代,也会作为家风代代传承!

 

 

赖维民

重走长征路小分队队员

 

首先我要感谢赣州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提供机会,让我能够参加红军后代重走长征路小分队,完成我心中夙愿,重走长征路。

 

我的父亲是老红军,他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为长征胜利提供了战略支持。我有一位伯父一位叔父倒在了长征路上,具体怎么牺牲的,无人知晓。尸骨不在,灵魂犹存,此行意在追随他们的魂魄,看看能感受到什么。今天我们完成了重走长征路的壮举,心情非常激动,百感交集。十五天的历程,体会多多,归纳起来就是:无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党,还是一个个人,要想实现既定的目标,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坚强的意志;要有一往无前的勇气;要有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要有团结一致的作风。我想这就是我所领悟到的长征精神。虽然我已经退休多年了,能够做的就是把这种精神传承到下一代,代代相传,为我们这个古老而又苦难的民族的伟大崛起提供精神支撑和动力。

 

 

刘莲莲

重走长征路小分队队员

 

经过艰难曲折的道路,冒着塌方泥石流的危险,我们小分队终于胜利到达延安。今天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宝塔山、王家坪、枣园……毛主席在这里整整居住了13年。那么陈旧、普通的窑洞,摆设太简陋了,如果不听介绍,无论如何不能想像,就是这么简陋的窑洞,却创造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毛泽东说:“在陕北,我和周恩来、任弼时同志在两个窑洞里指挥了全国的解放战争。”周恩来说:“毛主席是在世界上最小的指挥所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所取得的胜利,竟然都是从这几座窑洞产生。站在窑洞里,我仿佛回到80多年前:这窑洞里的一桌一椅一灯一书都成为我终身的记忆,许多感受和知识将在今后的日子里慢慢消化、汲取,终生缅怀。

 

 

文/邱丽红

图/邱丽红

视频/刘莲莲


 

 

 

上一篇:会员艺苑 | “再长征日记”之十四——《大渡河的涛声》 下一篇:会员艺苑 | “再长征日记”之十五——《在夹金山村互动》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友情提示: 登录后发表评论,可以直接从评论中的用户名进入您的个人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