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财富网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文化专题 > 文章内容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民族文化

作者: 郑 姣 来源: 时间: 2013-08-26 阅读: 在线投稿
实现中国梦离不开民族文化
 
——中国矿大学子深入贵州调查民族语言的传承问题
 
郑  姣
 

        8月18日,中国矿业大学镜湖国学会馆“逐梦队”社会实践团终于搭上暑期末班车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实践征程。实践团深入探访贵州省荔波县,了解布依族民族语言的传承问题,实践团成员认为56个民族语言都有他各自的特性,都象征着一种文化,在和大家集体商议之后决定选用这样一个文化选题。国学会馆的成员经过长途跋涉,于20日终于踏上了荔波实践之旅。


“水深火热”到贵州  遇山体滑坡仍不改实践决心
 

        镜湖国学会馆成员一直秉承着“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为宗旨,从博大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学习,今年暑期,国学会馆馆长郑姣和家在贵州荔波的韦恋益商议要进行一次真正体现“身体力行学真知”的实践精神,开展一次暑期社会实践寻真知的学习之旅,社会实践地点选在我国大西南地区贫穷的贵州省荔波县,这更加考验了社会实践团成员吃苦耐劳的意志力。让实践团成员陈俊良和一同前去的周铮博意想不到的是,在去贵州的途中确实遭遇了“水深火热”之苦,实践团的两个成员在从广州到荔波的途中遭遇山体滑坡,车站暂停运营此段车程的列车。他们在车站等候将近15个小时之久。在和馆长郑姣商议之后,两位成员坚定决心要去实践,于第二天早上乘坐飞机赶往荔波。据了解,国学会馆此次的活动也得到了学校团委和院团委的大力支持,实践团团长郑姣和副团长韦恋益为此次荔波之行筹备了一个月的时间,包括从“逐梦队”队员的确定,大家时间的安排,到达荔波的社会实践的行程安排,人人网,微博等平台的维护等等,当然这一系列的安排都离不开实践团全体成员的团结和坚持。据了解,国学会馆的社会实践采用了实地走访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旨在更全面的了解实际情况。

“不会说布依语的布依人”
       
         20日,实践团整装待发,经过精心协商之后,开始进行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据问卷数据显示,现在只有45.8%在使用布依语,足可见民族语言保护的紧迫性所在。在进行实地走访中,当地居民王女士表示,他们一家人都是布依族的,女儿正在读大学,全家三代五口人就女儿一个不会说布依话。后来学校都是说普通话,女儿渐渐地就成了一个不会说布依语的布依人了。住在乡下的侄女就不一样,由于村里人大部分时间说的都是布依话,她几乎不用特意的教自己就会了,王女士认为会不会说布依话这和孩子愿不愿意学以及孩子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为此,实践团专门走访了家在山村的土著翁昂乡的韦勇坤家,他家有一个8岁的孩子,一家三口都是布依族人,三年前由乡下老家搬到乡镇上来的。在他家,实践团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夫妻俩在交流的时候说的都是布依话,在与儿子进行沟通之时说的却是荔波的方言。对于布依话,他也只仅仅局限于听懂一些。加上儿子上学之后,孩子就开始学普通话了,不愿意再说布依话。所以现在家里就出现这样奇怪的交流现象。王女士的邻居何先生表示,自己和妻子两人自女儿出生之后就出去打工,把女儿留给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都是土生土长的布依族人,也只会说布依话,五岁的女儿因为跟爷爷奶奶生活的原因一直说的是布依话。难道像布依语这样的民族语言真的要流失吗?民族语言当然不能就轻易地丢失,因为民族语言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文化。
 
“普通话成民族语言的阻碍”       

        根据实践的调查结果,实践团走访了荔波县翁昂小学的老师,据韦老师介绍:“目前,只有在偏远山村的学校,由于普通话不易教学,才会实行布依话和普通话的双语教学,乡镇、县城里的学校根据国家的要求都实行普通话教育,孩子在学校能说布依话的机会是很少的,孩子学习布依话就只有靠老一辈人的口耳相传了。” 一位在外地上大学的布依族小伙小刘表示:“我是布依族,自从上学开始都说的是普通话,在学校如果不说普通话就会别人嘲笑为是‘乡巴佬’,现在慢慢地也不会说布依语了。”小刘说自己也感到很惭愧。作为一名布依人是非常必要学习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毕竟那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自己有义务和有责任去传承它。据当地文化局办公室主任李主任表示,现在他们也在奔小康的路上,所有人都在学习使用普通话,这样便于与外界的交流和外出打工,说自家的布依语确实也少了许多,李主任称:“在今后我们会继续加强民族语言的弘扬,会多开展关于传承民族语言之类的文化娱乐活动,给大家一个开放的平台去实践和学习。”
 
“传承的不仅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文化”
   
        实践团成员经过实地走访,发现在街上随意找到一两个人说句地道的布依语却是非常之难,而说起普通话却说得相当之好,这不免让人深思,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文化的多样性带来各具特色的民族语言的多样性,这样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岂可是说丢就能丢的呢?因为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一种民族语言更是语言背后那博大精深的文化。大家时常总是哼唱着“56个民族是一家”。家就应该有一个包容的胸怀,只有这样,家才能更加的温馨和睦,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前提。即使现在我国为了国际化全球化,广泛地用着普通话,这些民族语言却是不可多得,是“一去不复返”的民族精华,我们不应该忘了自己民族的根,而是应该在扎实自己的根之后再去汲取其他的营养。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才能有深度,有厚重感。基于这次实践,国学会馆实践团也想引起少数民族人群的重视,千万不要丢掉自己的民族语言,因为这将是一笔很大的精神文化财富,有了这样的财富才会让我们的民族更加的多姿多彩,国家更加的与众不同。
(作者系中国矿业大学镜湖国学会馆馆长)
上一篇:屈金星:走古今交流中西合璧之路 下一篇:【约周刋】第十八期 汪惠根《今日紐約》報導 :诗人潇潇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友情提示: 登录后发表评论,可以直接从评论中的用户名进入您的个人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