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克锋:《天津诗人》2020冬之卷“中国诗选•贵州诗歌档案

《天津诗人》2020冬之卷“中国诗选•贵州诗歌档案”印象
陈克锋
《天津诗人》2020冬之卷“中国诗选•贵州诗歌档案”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对于文艺创作者来说,中国精神不是喊出来的,而是通过实实在在的实践做出来的。总体而言,《天津诗人》2020冬之卷“中国诗选•贵州诗歌档案”刊发的189位诗人的349首诗作,老中青结合,既有宝刀不老的桀骜风骨,也有傲视群雄的中流砥柱,更有茁壮成长的可畏后生。这次强劲发声,呈现了贵州诗群高贵的品质和良好的文学生态,柔中带刚、一咏三叹,给人春风拂面的感觉。
在诗界看似繁荣实则疲软、诗歌杂志普遍被人为绑架的今天,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天津诗人》读本编辑部不遗余力接连推介过“湖南诗歌档案”“河南诗歌档案”“辽宁诗歌档案”,这一期又推出“贵州诗歌档案”,实属难得,值得点赞。
好的诗歌是涌动在脉管里的热血,是根植内心与生活的精神之花,是从眼眶子里滚下来的泪水,是从颤抖的笔尖汩汩流淌的音符。《天津诗人》2020冬之卷“中国诗选•贵州诗歌档案”选发的作品,让我们感到了这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最为悲哀的,是很多人不能从庸常的生活和苦难中提炼诗意。幸运的是,我们身为诗人,具有这种提纯的能力。然而,更多的年轻诗人或者游离于诗江湖的实力诗人,特别需要引导、鼓励和培养。
《天津诗人》2020冬之卷“中国诗选•贵州诗歌档案”像一只有力的臂膀,把那些被尘垢埋没的灵魂重新擦亮,功莫大焉。我们期待贵州诗歌结出更为丰硕的成果,距离我们的内心、生活、诗意更近一些,再近一些。让我们展开诗歌的翅膀,再低一些,贴近我们的土地、河流、山川和村庄,贴近伤痕累累而又给人无比温暖的人间。
以此与贵州诗人共勉,并热烈祝贺《天津诗人》2020冬之卷“中国诗选•贵州诗歌档案”成功出炉。
陈克锋,1976年出生,山东沂南人,现居北京。作品散见于《天津诗人》《星星》《北京文学》等文学期刊和多种诗歌选本。著有诗集《母亲的北京城》《父亲的汪家庄》《北漂简史》等六部。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随机推荐
- 屈原后裔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撰祭文
- 毛成利内化红色基因,用心灵的轨迹传承新时代毛体翰墨
- 彭天洲:志在乡村做“牛倌”
- 李国彬《爱恨江城》:猝不及防之中的永恒所在
- 《天津诗人》读本“新诗经·诗书展”征稿启事
- 中国诗歌春晚香港会場优秀诗文选播丨《香江讃》散文诗作者:香港
- 温馨家园残疾人唱歌给党听
- 余光中题书名汪国真作序的《开封颂》到底如何?
- 关于2021第七届中国诗歌春晚北京总会场节目评选的通知
- 道弸于中,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培训中心2021年结业展
- 中国诗歌春晚朗诵文化传播大使隋源雅诵《云台山赋》
- 柳国庆墨宝耀国瓷
- 第三届旅游创新与合作发展论坛将在西安举办
- 浙东唐诗之路散章.绍兴新昌篇
- 《中国妇女报》4月23日第八版刊发:中华母亲节拜祖大典在河南举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