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汪国真
时间:2015-05-09 17:53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追忆汪国真
孙瑜艳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呵,汪国真,从生命进行曲的一开始, 您就选择了成功所必备的走过泥咛的勇气和信仰。 汪国真的这首诗曾经在1988年作为《读者》的卷首语, 并于同年被《青年文摘》刊出。 我曾经是买这本杂志,并把卷首语抄到日记本的读者。 那时,这本枕边书一直伴我进入梦乡。 选择了远方的汪国真也是这样风雨兼程, 即使在寒风冷雨袭来的时候, 您执着依旧,真情依旧, 诗意地栖息在生活的大树上. 您说:“风不能使我惆怅,雨不能使我忧伤”; 您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这脍炙人口的诗句激励了多少人去征服人生的业障。 1994年10月的北京,诗潮涌动,万人诗情迸发。 在全国首届诗歌节活动中,我们聆听了您的经典诗章。 同行的诗友用英语在台上朗诵《牡丹赋》。 我颂我的《人生》朗朗。 并把打印的诗册《花季情怀》送交与您。 渴望得到诗的春雨灌溉。 那张与您的合照至今如玉般珍藏。 2006年在洛阳,我第一次看到您的书法—— “一世人生有炎凉,晨要担当,暮要担当。 丈夫遇事似山冈,毁也端庄,誉也端庄”。 我思索良久,当场从包里取出小本抄写这摄魂的诗句。 您那行云流水般潇洒而个性的书法令我忘返欣赏. 您的诗淡入淡出,不留斧痕,纯真超然,清澈透亮。 那一年在洛阳师院, 被师生们围的人山人海的大礼堂, 有的在窗边站立,有的踮脚张望. 渴望被诗雨润泽的学生啊 有着幸福的模样. 我和媒体同仁摄下了这珍贵的现场。 那一次我在北京的杂志上刊发了两版的报道采访。 “时艰玉可作石,秋来叶能当花”。 这珍珠般的诗句,令人感慨慰心反复思量. 我们知道世事艰辛,但有诗相伴我们一路同行。 风景这边独好,在人生降临的灾难面前, 我们用诗的力量去唤醒人生 那黎明的曙光。 那一年,您来到洛阳艺术家画院, 我有幸观看了您挥笔润墨的现场。 谦澄为怀,平易近人,朗然的笑声渲染四周。 并与王理纯院长切磋国画牡丹技法。 国色在盘中留香, 牡丹在墨与纸上绽放. 洛阳的山山水水留下了您的足迹, 白云山的玉皇顶,鸡冠洞的门石上. 万山湖倒映着您的旋律,春景流畅. 您的诗句题词永远隽刻在山巅云间 并撒下睿志的光茫。 当您在诗的王国创下出版传奇, 转身又在书画音乐艺术殿堂里徜徉。 记得那一年, 我的熟人圈里正在为您的作曲惊奇。 踏歌而来的汪国真__ 首个音乐合成的CD盘 就誕生在洛阳。 后来您连续创作了四百余首古诗词曲谱。 2009年收到您亲笔写的快递—— 看到您寄来的古诗词80首曲谱教材书, 我感慨万分,艺术之神正带您飞翔! 2010年9月在北京, 您给王理纯老师的画册题词:风华妙笔 我有幸拍摄到您在工作室的镜像。 临窗列案, 站立执笔, 一挥而就,潇洒自如而神采飞扬。 这组墨宝之照值得我用一生珍藏。 2012年10月,您来洛阳—— 参加《翰墨诗韵 唐诗与洛阳》新书发布会。 我看到了您的身影。 在洛阳多次书画联展中, 我知道了您的消息, 第一时间在新浪自媒体上发布新闻原创。 在经济浪潮的席卷中, 您在书画王国里徜徉, 2014年的拍卖记录, 一幅四尺书法以20万人民币落槌。 用您的艺术之魂召唤着市场的走向。 让诗歌与书画齐飞,让音乐和古诗竟翔. 2014年5月您的中原寻根行, 同台湾诗人余光中一行来洛阳。 春风知春雨,好雨润物华。 我又一次目暏了海峡两岸诗人的风采 诗心永驻,青春不老. “老君山 山君老 山老君不老”的征联 在羊年却留下了永远的情殇. 啊___汪国真 你是一个永远的神话 矗立在前行的路上. 如今 你又重新出发了___ 去了远方的远方. 让梦想照亮未来,诗心永芳 看世间诗韵留香,万古传唱! …… 2015.4.30 9.19分写于洛阳艺术家画院. 2015年5月6日定稿于艺术天地工作室 (责任编辑:文化财富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