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若虹 || 缓慢辞(组诗)
时间:2024-12-17 15:37 来源:未知 作者:文化财富网 点击:次
缓慢辞(组诗)
高若虹
草地上的牦牛
有的低头吃草 怎么看都像诵经的僧人 有的抬头瞭望 担心蓝天上那只鹰 飞走了天空是不是更空 有的不吃草也不瞭望 就像草地上刚长出来的石头 身上还披着胎毛的草茎
这是我去三江源的路上看见的牦牛 它们气定神闲 与世无争的样子 令我几次想说点什么 又什么也没说 在神的面前人能有什么可说
也有风吹过来 像个牧人驱赶着它们 鹰动 草动 牦牛不动 牦牛知道 草动是草让它们把头放的更低更深 而去河边喝水的 不争不抢 庄重的像接受佛的洗礼 摸顶 我想 它们也有流淌的心思 但一定和河水一样清澈 单纯 波澜不惊
我注视了许久这群吃草的牦牛 奇怪的是 始终未听见它们吃草的声音 也许 草的幸福就是让牦牛悄无声息地把头低下来 也许 牦牛的幸福就是悄无声息地吃草 而不说出来 还也许 青藏高原的 空旷 寂静 安宁 就是牦牛悄无声息咀嚼出来的
写到这里 我突然恨起自己的多言 饶舌
鹰架
疑是风折了一根木棍拄着 在翻越巴颜喀拉山 翻越玉珠峰
疑是牧人点燃的一柱藏香 香头上还立着一粒灰烬
疑是月亮削的一节夜的旧枝 钉在高原上,拴着乱窜的风
如果不是栖在架子上的一个夜的黑点 翻了翻黑眼 如果不是那粒黑点突然展翅飞起
两只在草地上嬉戏的旱獭 就不会吱一声关上它们的门
而不远处的草地上 一头拖着怀孕身子的牦牛 注目着 用两只大大的眼睛抚摸着披件黑斗篷的鹰
是啊 当一株细小的青草缝补着草原的伤疤 一只苍茫的鹰 就是它们拒绝苍茫的守护神
草原给鹰一个支架 就是给它一份信任 鹰架上站着就是一位守护疆土的士兵
当鹰架上的鹰抖了抖暮色的翅膀 偌大的青藏高原就一点点缩小 小成鹰的眼睛
缓慢辞
据说 凡是很高的事物都很慢 云高 走得慢 我地上的影子还没走到身后 云已走得白发苍苍 山高 长得慢 山老得不能动了 还高不过一只鹰的翅膀
我是晋陕峡谷的一滴黄河水 逆流而上 走到海拔4800米的黄河源头历时66年
我走得很慢 慢于朝圣路上磕等身头的人 慢于青草接近牦牛的舌尖 慢于一场雪染白一只鹰的孤独 也慢于雪豹将雪背上巴颜喀拉山
我也是朝圣之人 每走一步都要叩头 吕梁山 阴山 贺兰山 祁连山 巴颜喀拉山 席地而卧 每座山都是尊神
总喝黄河水 为的是慢慢流淌 绝不奔腾 天黑了 咬块月亮 夜行的路上走成一只萤火虫 走不动了 嘴里嚼一茎牦牛啃过的青草 学石头盘腿打坐
没能让我停下来的不是山向天际的后退 不是路对地平线不见不散的相逢 而是一只蜗牛的相伴和每天拱手送我上路的旱獭
我缓慢地接近 缓慢得像流了66年的一滴泪 可当我一见到黄河源头 我这滴老泪就夺眶而出流出母亲的眼睛
黄河滩上的那些小
小到一只又黑又瘦 勒着细腰的蚂蚁 举着一颗肥硕的蚁卵 在枯草的独木桥上跑的行色匆匆 小到一只七星瓢虫倚在打碗碗花蕾上一遍又一遍地喊开门 小到一片叶子跳到黄河里的扑通一声 小到一粒沙子左臂拥着右臂自己把自己抱紧 小道上坡的一条黄土路 风爬着爬着就游入草丛 小到一朵米粒大的枣花 努着黄黄的小嘴喝退大风 小到一只又蹦又跳的小羊羔 让整个黄河也跟着它低一下高一下地蹦 小到手指肚大的一个人 在黄河沿上顶着风左摇右摆地站着 站得令人不安和揪心 小到从拦河坝的石头缝里长出的筷子高的枣树 风一吹 就有两颗花生米粒大的枣 脸红扑扑的 掀起妈妈的衣襟
我爱着这些小 爱着她们虽渺小 却从不小了自己的爱 小了劳碌 小了快乐和对活着的自信 我相信这些小 相信不论那一个小仓惶逃走 黄河滩就会轰隆一声塌陷出一个巨大的洞
只有我这根小小的酸枣刺 扎在故乡的身体里游走了几十年 可从没听见她喊一声疼
婆婆丁
是三月 我走过黄河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