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艺苑 | “再长征日记”之十四——《大渡河的涛声》
时间:2020-09-20 16:42 来源:未知 作者:文化财富网 点击:次
会员艺苑 | “再长征日记”之十四——《大渡河的涛声》
收录于话题
#重走长征路
24个
《大渡河的涛声》
2020.09.14 晴转雨
大渡河,成为了我们这次重走长征路泅渡的第五条大河。
河水冰凉,我双脚踏入大渡河时禁不住全身打了个寒颤,瞬间感到了刺骨的寒冷,顿生几分退意。为了克服胆怯和犹豫不决,我自断退路迅速扑进了激流。僵硬的肢体在紧张的运动中渐渐舒缓,一边游泳一边想:同一条河流,眼下的困境,与当年我父亲渡过大渡河的情景,是否有相似之处呢?
![]()
大渡河发源于青海省境内的果洛山东南麓,汇集了若干千年雪山下来的融水,才能在初秋如此寒冷冰心。
安顺场渡口,是红军80多年前强渡大渡河之处。那是1935年5月下旬,气温、水温与9月不相上下,或者会更冷几度。
资料显示:安顺场一带的大渡河,河面并不宽阔约100多米,水深流急,高山耸立。晨7时,强渡开始,岸上轻重武器同时开火,掩护突击队渡河。炮手赵章成两发迫击炮弹命中对岸碉堡。突击队分成两批,熊尚林带领第一批8人先渡河,孙继先带领第二批8人再渡河。十八名勇士冒着川军的密集枪弹和炮火,在激流中前进。登岸后对敌激战,在被敌人视为插翅难飞的天险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
![]()
当年,邱丽红的父亲也是从这里渡江,她来来回回地在河道滩涂上行走着,时而低头像在寻找着什么。然后向河里抛了几颗石子,以告慰先烈英灵。一会儿又与红一团第一营营长孙继先的儿子通电话,叙述身临现场的观感及一腔激动。
邱丽红同志在安顺场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渡口有感而发
晚秋的父亲当年是随红一团胜利强渡天险大渡河的第二批勇士,她在河畔一遍遍地掬起大渡河水,面对大渡河的浪涛口里念念有词,祈祷着什么。
夜色降临,大家留恋忘返。当晚,我们小分队就地住宿在安顺场村民家,与当年露宿安顺场村的红军一样,倾听了一夜大渡河涛声。 卜利民,赣州市红色文化研究会党支部书记、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
(责任编辑:文化财富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