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财富网移动版

主页 > 媒体速递 > 本网新闻 >

张况|疼痛的年轮与良知的诗章

疼痛的年轮与良知的诗章

——读著名诗人叶延滨自选集《年轮诗章》

 

 

文 / 张 况

  

 

著名诗人叶延滨是我国诗歌界公认的“常青树”, 他兢兢诗道,砚耕三十余载,三十七部煌煌大著,笔写心灵,心系民瘼,感时伤世,汗漫九垓,及今他已是著作等身,蜚声海内外的诗人。

诗海一“叶”,国刊主编。我曾在一个刊物上著文,戏称他为中国诗坛的“大管家”。想来,并非溢美之词。

奔六十的人了,豪情犹在,激情依旧。样貌看上去顶多四十出头,心理年龄则更年轻些,我完全看不出他的真实年岁。

清品如兰的人,想必早将人世的沧桑掩埋于岁月的深处。他惯常的孩童般顽皮的抿嘴一笑,眼神里泛起的那几分很经典的俏皮,多少年来,一直烙刻于我记忆的深处,让我感到他的亲切、真诚、平和、可爱、可敬。

这是一位接受过苦难洗礼至今童心未泯的真诗人!

珪璋其质、怀瑾握瑜的饱学之士,胸中揣的是学问和高雅的清气。

山高水长。他的爱与痛,也许永远藏在他深沉如海的内心。他用心灵的年轮一圈圈将它缜密地包裹,轻易不被人发现……

 

 

我想,我该深情的回忆一下当年与叶延滨亦师亦友的君子之交。

回忆是温馨的。

屈指算来,认识叶延滨老师瞬逾十三载矣!那时我在一家国内外颇有点知名度的企业编报混饭,颟顸愣头青,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试图把报纸副刊编得层次高些,不知天高几许,竟在报社老总面前夸下海口,誓要把本报文艺副刊弄得比日报晚报高出几个档次来。

老总虽系插队知青出身的野叟隐老,然其才华出众,甚有爱才护才的胸襟。他闻言心头一热,发话:“小子初生牛犊,年少志高,有此抱负,诚堪砥砺。好生努力吧!”

年轻人,得点香,即能飞鸟化凤。

我于是仗着自己在刊物上发表过一点小诗的经历,开始厚着脸皮向文学界的名人名家写信约稿。

大多数时候碰得一鼻子灰。

也有例外。叶延滨、程树榛、陈忠实、张同吾、叶文福、徐刚、赤皇吟等名家就曾给我回了信,寄过不少的文稿,谦称留我补白。他们为敝报副刊《陶然》题写过版头,有的还发过连载,着实令敝报生辉增色许多。冰心、贺敬之、张志民等文坛名宿甚至还为我的诗集题写过书名。记得叶延滨老师其时刚从北广文艺系主任的任上调任《诗刊》的“二当家”,柴米油盐酱醋茶,他样样都得管;神仙老虎狗,他什么面孔都得接触。听说,挺不容易的!

随后,我和叶老师鸿雁往来,彼此情谊日深,我对他执弟子礼。他曾给我寄来反映他青春轨迹的自传体纪实文学《感谢生活》,草绿色封皮上两个负重的脚印,至今仍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少小离家,为父母“赎罪”,青春岁月,替时代“服役”。一代人的精神枷锁,几多年的命运速写!那是师母杨泥老师饱蘸深情的笔触!时乖命蹇,十年炼狱,几番生死!源自内心世界的爱与痛,从书中汩汩流淌出来,那是叶延滨夫妇奉献给我们青年一代的冷竣的警世篇。

我用眼泪和感动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