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赋歌三都 汉唐雄千载
时间:2018-12-16 09:10 来源:未知 作者:文化财富网 点击:次
大赋歌三都 汉唐雄千载 黄河《小浪底赋》西安首唱先声 本网讯 12月15日,2019第五届中国诗歌春晚西安会场率先拉开全球近40个会场的帷幕。陕西朗诵家色彩、李宝萍朗诵,辞赋家屈金星、张艳丽创作的《小浪底赋》雄浑奔放,引起观众广泛好评。 2019第五届中国诗歌春晚西安会场负责人、著名诗人王芳闻说,西安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既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今年是唐朝定都西安1400周年,作为中国诗歌春晚重要的会场之一,西安重磅推出《小浪底赋》,旨在深刻解读西安与黄河以及中华文明的关系,讴歌汉唐雄风,树立文化自信。
2011年5月,此赋应水利部小浪底建管局之邀创作,曾入选《当代辞赋名家作品精选》。《小浪底赋》由殷保和、张善臣、于洪英、窦涛等策划统筹,著名书法家柳国庆书丹、李盛世篆刻。该赋碑长12米,高2.5米,立于黄河小浪底大坝之上。时任水利部部长陈雷、副部长周英,时任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共同为赋碑揭幕。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均对此做了报道。中国诗歌春晚组委会副主任、书画艺术中心主任于洪英介绍,辞赋、书法、篆刻、朗诵多种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是我们的追求。目前,《小浪底赋》碑已经成为小浪底景区的一个人文景观。 该赋在地球演化、板块碰撞、大河生成的大背景下,力求站在人类数千年文明史的高度解读黄河,解读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全文立意高远,大气磅礴,言简义丰,笔力遒劲,既有古赋之风,又具时代之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时代雄文。为创作此赋,作者曾采风西安、洛阳、开封与黄河休戚相关的三大古都。此赋还将以朗诵、书法等形式亮相洛阳、开封会场,目的是以此彰显文化自信,礼赞生生不息的古都精神。 中国诗歌春晚自2015年举办第一届以来,著名朗诵家瞿弦和、虹云等陆续推出多篇诗赋佳作,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2019第五届中国诗歌春晚西安首发先声,上海、北京、东京等城市迅速跟进,最后将在美国纽约收官,意图以诗歌来解读人类文明,礼赞人类精神。
附:《小浪底赋》全文、注释、点评及创作感言 小浪底赋鸿蒙演荡,盘古挺天地之脊梁;昆仑逶迤,长河酿华夏之琼浆。降马画卦,伏羲启迪蒙昧;挹水抟土,女娲化育阴阳。立国铸基,大河护佑炎黄;劈山疏水,禹功惠及黎苍! 黄河澎湃,累积膏壤。地驰俊采,云蒸盛昌。大道探悟于九曲,厚德滂被乎八荒。一河孕育汉唐雄风,千秋升腾乾坤气象。然逝者如斯,涛声悲怆:浊流翻滚,纵横无缰,生灵涂炭,流离四方。叹沧桑长安,黄沙汴梁!问滚滚浊浪,河道哪方? 大国肇创,喷薄朝阳。大哲问河,心怀四莽。辅佐耿耿,良言锵锵。远瞩高瞻,运筹帷幄于燕京;精心布阵,谋定而动于洛阳。天赐桓枢,襟秦岭,挽太行,九河俯冲汪洋;守中原,护齐鲁,一峡横锁苍茫。小浪底应运而生,大黄河安澜在望! 改革东风劲吹,开放大潮激荡。四方精英,问道于黄河;万国旗帜,会盟于太行。国际资本,涌流小浪底;寰宇思维,撞击黄河浪。河床支离,沙石危若累卵;峰崖兀立,洞隧密赛蜂房。洞塌岩阻,工期延宕。气豪万古,挽狂澜兮高峡;云凌九霄,卷霹雳兮北邙。移山填海,爱国豪情以挟风雷;筑坝蓄水,治河壮志为引龙黄。长虹卧波,绘连绵之宏图;铁臂干云,奏辉煌之交响。鸿功盖世,乃中外智慧之结晶;伟略齐天,实群黎同心之佐帮。 高坝雄峙,重置心脏。驯金龙兮瑶池,融碎玉兮河央;纵白螭兮天际,醒雄狮兮泱漭。浪叠河床,有梦复绿;水润稻花,无诗亦香。雎鸠栖兮蒹葭漾,白鸥翔兮画廊长。黄沙入海,东京再现梦华;碧流润野,泉城复涌雪浪。星耀洪波,洛神惊兮河图新;灯璨云乡,河伯慕兮沧海光。熙熙民生,缘水而兴;蒸蒸国祚,因河而旺。壮哉母亲河,德泽九州!美哉小浪底,功惠四方! 嗟夫!天行健,日月灿烂;地势坤,江河浩荡。纵览古今,国衰河易泛,河泛则民殇;国兴河益畅,河畅则民康。而今大河安澜,盛世华章。故曰:河运实国运也,治河犹治国也。河道亦国道也,国道若天道耶?河运国运总峥嵘,国道天道俱沧桑!遥梦海晏河清时,莽原星汉共祯祥! 乃为颂曰: 昆仑磅礴,百川泱漭。 河哺华夏,民铸国纲。 同心移山,情动厚壤。 众志成城,重任共襄。 江河安澜,福泽黎苍。 国运殷昌,长乐未央。 上善若水,盛德如洋。 寰宇和谐,大道无疆!
策划 殷保合 张善臣 撰文 屈金星 张艳丽 书丹 柳国庆 篆刻 李盛世 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 立石 岁次辛卯年八月 公元二零一一年九月 谷旦
(原载新华网、《中国水利报》、中华辞赋网等媒体) 《小浪底赋》诠释
本赋站在时代的高度,俯瞰历史的长河,在人类文明的坐标系下,试图解读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文化意义,以此透视大写的中华民族精神,解读人类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和谐自然的智慧。 全文共分七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是总述,概写黄河的生成和黄河哺育中华民族的伟大功绩。 第二自然段写黄河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以及黄患对中华民族的危害,客观地写出黄河是一条利弊兼具的特殊河流。 第三自然段写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酝酿、决策的背景和过程。 第四自然段写水利建设者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与国际水利工作者合作过程中多种文化的碰撞及交融。 第五自然段写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巨大的社会及环境等综合效益。 第六自然段是全文的升华,将河运与国运,治河与治国,国道与天道联系起来,写出了治河的巨大意义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文末的诗是对全文的总结。
《小浪底赋》详释
鸿蒙演荡,盘古挺天地之脊梁;昆仑逶迤,长河酿华夏之琼浆。 本句以传说写宇宙(天地)以及昆仑山脉、黄河的生成,既写盘古撑起天地之脊梁,又喻盘古撑起中华民族之脊梁;黄河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 鸿蒙:传说世界原是一团混沌元气,叫做鸿蒙。鸿蒙也作鸿濛。 演荡:演化、激荡。形容宇宙生成之时,鸿蒙之中若有一双巨大无朋的大手将日月星辰、天地万物掺洗、排列开来。 盘古:中国古代传说,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像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18000年后醒来,凭借着自己的神力开辟天地。清气上升成为天,浊气下降成为地。为防止天地重新粘合,盘古足踏大地,手擎苍天,每日长高一丈,把天地撑了起来。过了若干年,盘古老死,身体及毛发化作山川河流和万物生灵。 昆仑: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祖之脉”。黄河发源于昆仑山脉东端的巴颜喀拉山麓。正是因为昆仑的崛起,才导致黄河的生成。 琼浆:美酒,此处喻指黄河酿造了哺育中华民族的乳汁。 降马画卦,伏羲启迪蒙昧;挹水抟土,女娲化育阴阳。 本句写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女娲在黄河流域创造中华文明。伏羲降服洛河里的龙马,画出八卦图,中华文明由是起源。女娲在黄河岸边舀黄河水抟黄土造人。 启迪:开导,启发。 伏羲:伏羲是三皇五帝之首,是中华民族始祖。他在黄河的支流洛河中降服龙马,画出八卦图。这里距黄河小浪底很近。 女娲:伏羲之妹。小浪底附近,流传着她舀黄河水抟黄土造人的传说。 阴阳:此处指男女。 立国铸基,大河护佑炎黄;劈山疏水,禹功惠及黎苍! 本句写炎黄二帝在黄河流域建国,铸造中华文明之基。大禹劈山疏水,救百姓于洪灾,是治黄史上的奇迹。 炎黄:是黄河流域两个血缘关系相近的部落首领,是中华民族始祖。 禹功:指夏禹治水的功绩。 黎苍:指黎民百姓。 黄河澎湃,累积膏壤。地驰俊采,云蒸盛昌。 本句写黄河携带的泥沙淤积为华北平原。在这块土地上,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膏壤:黄河淤积的肥沃土地,这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根本。华北平原原来是一片海洋。 俊采:杰出的人才,语出王勃《滕王阁序》:“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云蒸盛昌:蒸,上升。像云霞升腾聚集起来,形容景物灿烂绚丽。盛昌,指盛大的气象。 大道探悟于九曲,厚德滂被乎八荒。 本句写黄河流域催生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厚德流布八方。 探悟:探寻、领悟。 九曲:指黄河。 滂被:指恩泽广泛流布。 八荒:也叫八方,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后泛指周围、各地。 一河孕育汉唐雄风,千秋升腾乾坤气象。 本句写黄河孕育了汉唐雄风及升腾的千秋峥嵘气象。 汉唐:汉代、唐代。借指中国历史上所有鼎盛时代。汉唐雄风亦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华彩乐章。 乾坤:此处指天地。 然逝者如斯,涛声悲怆:浊流翻滚,纵横无缰,生灵涂炭,流离四方。 本句写历史上黄河频繁改道、决口,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逝者如斯:逝,过去的,逝去的。斯,代词,代指河水。语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悲怆:非常悲伤。 浊流:水不清,不干净。 无缰:缰,拴牲口的绳子。无缰指黄河失去了约束。 生灵涂炭:出自《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形容因为黄患,人民处于极度困苦之中。 叹沧桑长安,黄沙汴梁!问滚滚浊浪,河道哪方? 本句写黄患造成长安的萧条,汴梁的衰败。开封被黄河泥沙多次掩埋。“黄河清,天下平”是中华民族的千秋梦想。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在探寻治理黄河的“河道”。 长安:今陕西西安市。 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濒临黄河,是八朝古都。北宋时是世界上最大的都会。黄河泛滥泥沙将其掩埋六次。今天,开封城下埋有六座古代开封。 大国肇创,喷薄朝阳。 本句写新中国建国伊始,共和国如朝阳喷薄。 肇创:初创。 喷薄:涌起,上升、高涨的样子。 大哲问河,心怀四莽。 本句写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来到黄河岸边时面有忧色,并询问随行的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黄河涨上天怎么办?” 哲:智慧。 四莽:广大,辽阔。 辅佐耿耿,良言锵锵。本句写解放初期水利人献言献策谋划小浪底等黄河上的水利工程。 耿耿:忠诚。 锵锵:形容声音清越洪亮。 远瞩高瞻,运筹帷幄于燕京;精心布阵,谋定而动于洛阳。 本句写1955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一致通过了中国第一部江河规划《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在这个布置了46座梯级水库的宏伟蓝图中,小浪底水利枢纽名列其中。 燕京:北京的别称,指中央的英明决策。 天赐桓枢,襟秦岭,挽太行,九河俯冲汪洋;守中原,护齐鲁,一峡横锁苍茫。 本句写小浪底地处太行与秦岭两山系的峡谷中间,守护中原和齐鲁,是万里黄河俯冲入海的最后一道峡谷。 桓枢:大枢纽。桓,大,也指威武的样子。枢,指枢纽。“天赐桓枢”指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如一枚战略棋子摆在治理黄河的枢纽位置,对治黄生死攸关、无可替代。 九河:禹时黄河的九条支流,是古代黄河下游许多支流的总称,也泛指黄河。 俯冲:因小浪底地处峡谷,地势高于下游平原,黄河呈俯冲之势。 苍茫:辽阔无边。 小浪底应运而生,大黄河安澜在望! 本句写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水利部毅然决策建设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安澜在望。小浪底水利枢纽寄托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治黄梦想。 安澜:水波平静,比喻太平。 改革东风劲吹,开放大潮激荡。 本句写改革开放时期的壮丽景象。 四方精英,问道于黄河;万国旗帜,会盟于太行。 本句写中国、意大利、德国、法国等51个国家和地区的水电精英荟萃中原,问道黄河。 会盟:古代诸侯会面和结盟仪式。此处指联合作战。小浪底水利枢纽在孟津附近,古代八百诸侯曾会盟孟津。 国际资本,涌流小浪底;寰宇思维,撞击黄河浪。 本句写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利用世行国际贷款,向全世界公开招标、全方位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大型水利工程。全球各种思想、文化在黄河小浪底碰撞交融。 寰宇:指全世界。 河床支离,沙石危若累卵;峰崖兀立,洞隧密赛蜂房。 本句写小浪底地质条件复杂,河床支离破碎,导流洞密布,状如蜂窝,是世界上难度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累卵:形容极为危险。 兀立:笔直挺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