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日报》刊发屈金星《开发文化“金矿” 再现汉唐雄风》
时间:2015-12-17 20:29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责任编辑:文化财富网)
2015年12月17日,《洛阳日报》第四版刊发屈金星讲座 开发文化“金矿” 再现汉唐雄风http://lyrb.lyd.com.cn/html2/2015-12/17/content_50108.htm ■嘉宾简介: 屈金星,著名文化策划人、诗人、中华新辞赋运动发起人之一,担任中国记协中国产业报协会新闻中心总策划、中华文化财富联盟执行主席、中央电视台特约观察员、经济日报社《中国书画》杂志特邀策划。近年,他转型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与实践,参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及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相关文化策划活动。 日前,屈金星应邀来洛,做客市民公益大讲堂,畅谈如何开发城市文化“金矿”。 ■嘉宾讲述: 文化是当前洛阳发展中亟待挖掘的最大金矿。作为我国著名古都,洛阳文化“金矿”资源不同于其他城市,有着储量非常大、历史非常久、品位非常高、品种非常多的特点。 传统的矿产资源是耗竭性资源,只能一次性开采,而文化“金矿”可以重复开采,如果引入资本、创意进行科学开采,可以使洛阳丰富的文化资源不断散发光彩,永远开采不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掀起了几次创富浪潮,并且每一次都催生了一大批经济巨人。近几年,又一波新的浪潮——文化产业大发展时代已经开启。 在前几次创富大潮中,沿海地区走在了前列。当文化产业发展浪潮来临时,中原地区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理应得到更多的机遇,其中,洛阳更应在这一轮新创富大潮中扮演重要角色。 开发洛阳的文化“金矿”,要善于借势、借智、借资本。 目前,洛阳已经迎来文化发展最好的机遇期,“一带一路”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洛阳的“势”。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洛阳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如果能有效挖掘文化“金矿”,文化产业可以得到快速增长,有望成为洛阳新的招牌产业。 洛阳的当务之急是打造品牌,激活储藏在地下的文化“矿产”,将“矿产”转化为见得着、摸得到的文化产品。洛阳可以吸引全国的创意人员来出谋划策,集众人之“智”,确定品牌战略、联盟战略、龙头战略、规模化战略、国际化战略,把文化产品输出到其他城市甚至国外。在这一过程中,洛阳可以充分依托文化创造财富,努力成为文化和财富的双重巨子。 “河洛文化一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居核心和主流地位,洛阳也应该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引领者。”在屈金星看来,洛阳如能抢抓机遇,在新一轮文化创富过程中,完全有机会使城市的文化精神和文化自信得到强烈彰显,再现汉唐雄风。
本报记者 李东慧 通讯员 郝西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