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居家,翻阅旧作,偶见7年前,我任中国矿业报记者采访“两会”时刊发于2008年3月11日《中国矿业报》B2B3版报告文学《九万里风鹏正举——记全国人大代表陈雪枫》,当时陈雪枫任永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为写此报告文学,我专门深入洛阳、商丘、开封采访,此稿最终成稿于开封。 刊发前,陈雪枫在京开会间隙审阅此稿称,这是他任职永煤近十年写得最好的报告文学。
今天,陈雪枫任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主政洛阳。国庆前,应邀去洛阳策划,神都洛阳,云蒸霞蔚,气象万千。毫无疑问,洛阳是举世闻名文化大金矿。作为中国矿大采矿系高材生,他将怎样磅礴地开采洛阳文化金矿?我们对此充满期待。
九万里风鹏正举
——记全国人大代表、永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雪枫
本报记者 屈金星 特约记者 李冬静 王金海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题记
人物档案:陈雪枫,男,汉族,1958年9月生,河南杞县人,中共党员,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矿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河南省委八届委员会委员。?
1982年2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历任义马矿务局观音堂矿选煤厂厂长、副矿长、矿长,义马矿务局副局长,鹤壁煤业集团总经理,永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2008年12月起任河南煤业化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最受关注企业家、中国十大创新企业家、中国工业行业十大杰出人物、“功勋之星——新中国60年60位企业家”、全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家、河南最具影响力企业领袖、河南最受尊敬企业家、新豫商十大风云人物等多项荣誉称号。
编者按:中部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河南是中部闪光的星座之一。河南是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这块博大深厚的土地曾经孕育了光耀人类的文化。
河南是商人、商业的发源地。中国商业的鼻祖王亥、商圣范蠡就诞生在这里。唐代的洛阳和北宋的东京汴梁曾是当时最繁华的国际大都会。尤其是北宋时期的汴梁,首开宵禁,设立“夜市”,此举开启了中国历史之先河。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也出现在这座城市。历史上,河南的工商业之发达可见一斑。
然而,近现代以来,河南并没有出现叱咤风云的商业巨子和领袖群伦的商业航母。
如今,在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河南的经济重新发力。2007年,河南国民经济总值突破1.5万亿元,雄踞中部第一,全国第五。与此同时,河南有5家企业销售收入一举突破300亿元,位居第一的是数年前名不见经传的永煤集团。她以351亿元的营业收入、33亿元的利润,一举夺得桂冠,成为领航河南工业企业的旗舰,同样成为煤炭行业的一支劲旅。
人民日报社将永煤集团的快速发展誉为“永煤现象”。对永煤集团取得的骄人业绩,河南省省委书记、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作出重要批示:永煤集团理念新、管理过硬、机制活,创造出全国煤炭行业许多一流。希望永煤集团为河南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河南省省长李成玉指出:永煤集团占领了制高点,为河南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河南是中国的缩影。在记者看来,“永煤现象”的实质是中原工商业的一次新勃发,是中部崛起的一个例证,是中国煤炭工业的新崛起。
这是河南给中国一个春天的回答!这是煤矿给中国一个澎湃的动力!这是中部给中国一个恢弘的支点!当春天的回答呐喊成春雷,当澎湃的动力汇聚成春潮,当恢弘的支点矗立成丰碑,13亿双手挥动历史的杠杆撬动的是一个璀璨的未来!
时值“两会”盛开之际,本报隆重推出报告文学《九万里风鹏正举》,敬请关注。
引 子
春归京华,两会盛开。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永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雪枫匆匆赶往人民大会堂。香港凤凰卫视著名记者吴小莉拦住并采访他。
陈雪枫何许人也?他缘何受到凤凰卫视的关注?
让我们把镜头转至永煤集团。
永煤集团在裂变!
她裂变的冲击波从中原大地、从浩瀚的煤海涌出!
2008年初,淮海古战场芒砀山下的永煤集团——
在永煤集团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头,一场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会——永煤集团控股企业第一届职代会暨2008年度工作会议正在召开。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会议,这是永煤集团控股企业的第一次壮丽集结。
虽说是永煤集团的内部工作会议,但是会议代表却来自五湖四海、天南海北:上海、贵州、新疆、安徽、河南,甚至非洲几内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界的大集团的峥嵘景象可见一斑!
会上,董事长、党委书记陈雪枫在工作报告中称,2007年,永煤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均创出历史最好水平:
——实现营业收入351亿元,增长61.01%;全年完成标煤产量1685.32万吨,增长27.62%;
——截至2007年末,企业资产总额358亿元,增长84.96%;所有者权益118亿元,增长67.61%;
——全年共实现利税46.8亿元,增长65.02%,其中实现利润33亿元,增长62.48%;
——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创造利润分别达到了86.45万元和8.13万元,同比增长33.1%和32.75%。
……
要知道,2000年陈雪枫刚刚到永煤集团任职时,永煤集团的营业收入仅仅4.8亿元,尚不足偿还银行的利息!8年时间,永煤集团的营业收入整整增长了75倍以上!
可以说,永煤集团的营业收入正在以几何级数增长!放眼全国、甚至全球企业范围来看,永煤集团的发展速度也是罕见的。
如果说,当时的永煤集团是谁也不想背的重包袱,而今,永煤集团是迅猛崛起的发动机!
回顾5年来永煤集团取得的成就,陈雪枫称,全公司共引进各类投资者48个,其中世界500强企业3个,中国500强企业6个,合同利用外资267亿元。完成控股项目38个,新增资产210多亿元,投入资本与所控制资本的比例达到了1∶5.45。这些项目为企业每年新增销售收入达140多亿元。
5年前,永煤集团还仅仅局限于永城本部这一块。目前,永煤集团的鹏翼已经在搏击海内外。
与此同时,永煤集团在全国企业界的排名扶摇直上。2006年,永煤集团在中国500强企业排名中列第178位,在中国煤炭工业100强企业排名中列第9位。永煤集团连续4年进入全国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企业,列煤炭行业第二名。
永煤集团被冠以荣誉的花环。她被中宣部和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重点宣传的全国国有企业十大典型之一,还先后荣获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探寻永煤集团“裂变”之谜,原因是多方面的。永煤集团的腾飞离不开波澜壮阔、峥嵘崛起的大时代,离不开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永煤人还说,永煤集团的腾飞离不开以董事长、党委书记陈雪枫为首的领导班子呕心沥血的拼搏、披荆斩棘的探索。
陈雪枫到底用什么样的“魔手”把曾经倒数的永煤集团带到河南省第一?
这个曾经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受关注企业家、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的陈雪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创新颠覆旧世界
镜头一
“啪!”
一大块乌黑锃亮的煤被陈雪枫摔在地上。
他俯身抓起一把碎煤说“500多元1吨的块煤,现在变成了200元1吨的末煤!这就是悲剧!我们不能制造悲剧!”
接着,陈雪枫宣布:今后,永煤集团改变以往按吨计价的方式,推行新的计价标准。矿工工资与生产的块煤率挂钩!
矿工们高兴得拍起了巴掌。
镜头二
一朵朵白云飘荡在无际的碧空上。
一丛丛翠竹摇曳在清凉的晨风里。
一汪汪碧波荡漾在清澈的湖水中。
……
眼前看到的一切,颠覆了第一次到永煤集团视察的河南省副省长史济春脑海中对煤矿固有的印象。他不解地问:“这里是煤矿吗?”
陈雪枫说:“是啊!煤就在您的脚下啊!煤出来就被运走了。”
“那矸石呢?”史济春又问。?
陈雪枫说,永煤集团每年把数百万吨的矸石留在地下,升井的100多万吨矸石,也都被用于制砖、发电,发展循环经济,都被“吃干榨净”了。?
不经意间,陈雪枫演绎了循环经济的恢弘主题。
也许,陈雪枫注定要与永煤集团结下不解之缘。
2000年7月,一纸调令将陈雪枫从鹤壁煤业集团调到永煤集团。
永煤集团地处豫东商丘市的永城。
商丘是豫东重镇。古代的商丘文化灿烂,商业繁荣。火神阏伯、商业始祖王亥都诞生在这块博大的土地。史载,商丘是中国商人、商业的发祥地,曾是中国商都。据说,“商”字就来源于商丘。
商丘物华天宝。商丘的永城、夏邑之间,蕴藏着一个大煤田——永夏煤田。这里的煤炭发热量高,含硫量低,是优质的动力煤。
采煤就是盗取天火。陈雪枫能够高擎起火神遗留的文明火把,能够重振商丘、乃至中原的商业雄风吗?
商丘雄风慷慨。商丘东据淮海,西控中原,北望齐鲁,南扼江淮。历史上,淮海的金戈铁马、中原的战火烽烟在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壮剧!刘邦芒砀山斩蛇起义、解放军陈官庄包围国民党军……都发生在永煤集团所在地永城。
当陈雪枫去永煤集团赴任的时候,栀子花正开满坦克的履带曾经轧过的这片土地。也许,现实要求陈雪枫以战斗的激情、战争的悲壮投入一场没有硝烟的经济之战!
历史,已经走远。光荣但沉重的现实却在眼前。陈雪枫感到肩头沉甸甸的。
永夏矿区始建于1989年。该项目是国家“八五”重点项目,总投资50亿元。当时,正值国家“拨转贷”的转轨时期。永煤集团的投资绝大部分为银行贷款。这使永煤集团从建设初期就背上了还本付息的沉重负担。
陈雪枫调任永煤集团总经理的2000年,永煤集团贷款的高额利息甚至比其销售收入还高。这一年,永煤集团亏损1.2亿元,资本金下降到4.9亿元,负债率达98%,成为河南省工业第二亏损大户。永煤集团的职工曾经半年发不出工资。
此时的永煤集团可谓“四面楚歌”。
怎么办?
“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面对困境,陈雪枫率领英雄的永煤人打响了一场攻坚战。
面对豫东苍茫的大地,陈雪枫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千头万绪,哪里下手?经过深入研究,陈雪枫决定先从采煤入手。按照最初的设计,永煤矿区的年产量将达到780万吨。然而,当时永煤矿区的年产量却一直在200万吨徘徊。
陈雪枫迅速找出了症结所在:原来,永煤矿区设计采用国际先进的综采设备开采。然而,有的井田实际的地质条件是煤层破碎,断层纵横,与最初的设计大不一样!陈雪枫打比方说,实施综采,这不是开着奔驰轿车跑在乡间小道上吗?而且,一台综采设备动辄数千万元,加上不菲的维护费,成本更是高得惊人。陈雪枫深知,照此下去,永煤集团永无出头之日。
然而,在人们的眼里,综采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炮采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表。尽管在这里,综采设备如同坦克车陷入泥潭,无用武之地,但谁也不敢轻言下马综采。
铁腕的陈雪枫决心打破这种状况。针对不适合综采的煤层,陈雪枫毅然决定:“下综采,上炮采!”此言一出,一片哗然。“倒退”、“小生产力复辟”的指责声不绝于耳。
这是陈雪枫最艰难的一段日子。他的思想常常不为人理解,尤其是不被领导班子理解。在班子会上,他的思想常常受到批判。
然而,陈雪枫从未打过退堂鼓。对于陈雪枫而言,这是小菜一碟。
陈雪枫的身上,常常迸发着一种一往无前的工作激情,洋溢着一种愈挫愈奋的非凡胆魄。当面对困难的时候,这种胆魄就成了陈雪枫杀出重围的利剑。
他深知,思想成为阻碍永煤集团前进的绊脚石,必须打破这种思想的禁锢。思想不解冻,行动不可能春潮澎湃!
如何打破这种思想禁锢?他深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时,铁腕的陈雪枫却实施了“怀柔政策”。他先组织工人、技术人员开展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讨论,又请技术专家把脉问诊。最终,永煤集团确定了“宜综则综,宜炮则炮,综炮并举”的采掘思路。?
如此一来,永煤集团迅速突破瓶颈,产量增上去,成本降下来。
2001年,永煤集团煤炭产量突破400万吨;2002年,突破500万吨……2005年,突破1000万吨;2006年,达到1321万吨;2007年,达到1685万吨!?
陈雪枫随即还发动了一场煤炭计量标准的革命。他刚入主永煤集团的时候,发现矿工们好不容易从井下生产出1吨煤,矸石、杂物和水居然差不多占到一半,而且95%还是末煤。这不仅卖不上价钱,更没人愿意要。
陈雪枫发现块煤和末煤价格悬殊:同样是一吨煤,当时,块煤价格是末煤价格的2.5倍!两者每吨相差300多元。以吨计量,矿工只追求产量,谁也不去管它是块煤还是末煤。一茬炮下去,即便把块煤炸成碎末,照样按吨计算产量。矿工们照样按吨领取工资、奖金。显然,传统的“吨煤”计量法并不科学。他决定对此进行一种革命!
为了让矿工认识到这个问题,2002年在陈四楼煤矿的一次采煤队班前会上,陈雪枫手拿着一大块煤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