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财富网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书画大观 > 作品展示 > 文章内容

政道通天 大国日昌—《光明日报》十八大特刊刊发《安阳新城赋》

作者: 文化财富网 来源: 未知 时间: 2019-07-22 阅读: 在线投稿
政道通天  大国日昌

《光明日报》十八大特刊刊发《安阳新城赋》

本报讯  11月11日,散发墨香的《光明日报》十八大特刊送到代表手中,其中第七版以半版刊发的《安阳新城赋》及书法长卷受到代表的好评。该赋由屈金星、薛刚撰文,柳国庆书丹、李盛世篆刻。该赋站在中华文明史的高度,透过安阳新城的建设、发展,升华出一种普遍的哲理:“一地一城一国,其兴衰沉浮无不系于通也。”、“通者,实惠民之根,兴国之本,大和之原也!”、“政道通天、大国日昌”。 全国赋学会会长、辞赋研究泰斗龚克昌高度评价:“此赋纵写千古,横览八荒,气势恢弘,格调高古,可谓辞赋中难得之作”,张友茂、马向党、漆雕世彩等辞赋名家也肯定了此赋。该赋被篆刻于11米长、3米高的巨石立碑高铁安阳东站广场,赋文、书法、篆刻俱佳,成为古都安阳的文化名片。京广高铁全线贯通之际将举行赋碑揭幕仪式。(于洪英、窦涛)
 
附:2012年11月11日《光明日报》十八大特刊刊发的《安阳新城赋》。
网址: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2-11/11/nbs.D110000gmrb_07.htm
 

安阳新城赋

太行西来,金鼎镇莽野之沧桑;大河东去,甲骨镌华夏之辉煌2。易演乾坤,阴阳化育万象;渠开山川,清浊润泽芬芳3。盘庚数迁京都,鼎盛殷商;吾辈再筑新邑,雄起城邦。4宏绘蓝图,大潮荡涤胸膛;高擎大纛,雄风纵横京广。5千秋更迭,不改维新之志;百代兴衰,总关天下之昌。6
燕京伟略,彰神州之瑞气;中原宏韬,秉邺城之霞光7。古都风华,日新月异,横槊东指,新城激荡8。宏猷磅礴,擘划有方:东纳泰岳紫气,吞吐万状;西瞻太行丰碑,汇通八方;南拥中原苍茫,蛟龙呼啸;北挟燕赵雄浑,鲲鹏奋张9。古城拓,虎翼添;云楼矗,鹰爪扬;肱股雄,襟喉畅10。一体辉煌,东区与西区同旺;双星璀璨,新城共老城齐翔。11洹河碧波,映伊妹之眸;白璧华彩,耀殷墟之光12
当轴决断,高瞻远瞩;俊彦奋臂,负重扛梁13。筚路蓝缕,共筑崔嵬之郭;披荆斩棘,同绘锦绣之乡。殚精竭虑,志耀日月;呕心沥胆,血荐炎黄14。壮志盈胸,宁恋柔情蜜意?锦程在望,岂惧雨雪风霜!大爱弥天,隐闻爱子之啼;精忠誉众,遥拜慈母之像15。鹰隼试翼,长空穿云;老骥伏枥,壮心涌浪16。高拱商祚,鱼贯九域金融;广植梧桐,鹜集六合彩凰17:钢铁巨子,风生水起;航空新星,斗灿月朗18。美哉,新业共新城而兴!壮哉,青虬驭青云而翔19
道贯九派,云衢通达青天;水润八荒,新城情系心脏20。稻菽浪消,昔日阡陌耸嘉园;鸡犬声远,曾经村落成商场21。千绿采采,萦桃源之梦境;一碧汪汪,流花坞之芬芳22。琼楼玉宇,观古都之胜景;曲水流觞,画江南之苑阆23。地灵人杰,开来继往。红旗猎猎,天纵鹏举罡风,万古浩浩;铁轨锵锵,地载相如懿德,百代泱泱24。邺水朱华,怀瑾握瑜;新城福地,纳瑞呈祥25
嗟夫!抚今追昔,云计算演绎沧桑;知来鉴往,甲骨文璀璨朝阳。26一地一城一国,其兴衰沉浮无不系于通也。27地脉通兮大道畅,商脉通兮百业旺,文脉通兮翰墨香,政脉通兮家国昌28。通者,实惠民之根,兴国之本,大和之原也29
乃为古风颂曰:
莽莽山河,
巍巍安阳30
开疆二帝,
变法商鞅31
漫卷红旗,
涅槃凤凰32
云蒸俊采,
潮涌海沧33
文运似山,
商祚如江34
谁铸新鼎?
万象贲张35
我运椽笔,
甲骨重光36
政道通天,
大国日昌37!
值京广高铁全线贯通之际,特作赋以志。
 


撰  文  屈金星     薛  刚
书  丹  柳国庆
篆  刻  李盛世
策  划   于洪英   窦涛
 

立石
安  阳  新  区  管  委  会
安阳市新东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谷旦
岁次壬辰年仲秋                          
公元二零一二年十月
 
名家点评:
龚克昌(全国赋学会会长,全国赋学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教授、国家评定博导、国内解放后最早全力治赋的学者)
    此赋纵写千古,横览八荒,气势恢弘,格调高古,可谓辞赋中难得之作。
张友茂(中国辞赋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著名辞赋家)
   《安阳新城赋》从文化的高度写出了安阳,尤其是安阳新城对中国文化的意义,恢弘磅礴,格调高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谁铸新鼎?万象贲张。我运椽笔,甲骨重光。”笔力遒劲,古今辉映,风雷磅礴,撼人心魄!
漆雕世彩(中国屈原学会理事、著名辞赋家)
   《安阳新城赋》体制宏伟,构思缜密,辞彩华美,文笔恣肆,直追班马,不让古人。
马向党(著名辞赋家)
   《安阳新城赋》卒章显志,“一地一城一国,其兴衰沉浮无不系于通也。”“通者,实惠民之根、兴国之本,大和之原也!”实画龙点睛之笔!
 
注释:
「1」安阳新建设的东城区称为安阳新城。京广高铁站建在新城。
「2」本句写安阳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金鼎:司母戊大方鼎在安阳出土,鼎乃王权、盛世之象征。甲骨:甲骨文在安阳出土。
「3」上句写周文王在安阳羑里所演《周易》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下句写古代西门豹治理漳河、今天安阳红旗渠的开凿和南水北调穿过新城区惠泽百姓。清浊,一指清浊水波;二指清、浊漳河。
「4」本句写今天安阳新城的建设堪与古代盘庚迁都建都安阳相媲美。
「5」本句写改革开放大潮荡涤安阳人胸膛,京广高铁贯通安阳,为安阳插上腾飞的翅膀。
「6」本句写维新乃安阳的永恒精神,安阳兴衰关乎天下繁荣昌盛。
「7」本句写中央英明决策,将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的系列方略给安阳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燕京:北京的别称,象征中央。邺城,安阳古称、别称。
「8」本句写安阳发展日新月异。安阳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正确决策战略东移,建设新城。横槊,槊,长矛,指文韬武略的英雄气概。
「9」本句写安阳新城决策者、建设者大气磅礴,规划有方。安阳新城区乃东西南北之要冲,东望泰山,西眺太行,南拥中原,北挟燕赵,是物流、人流信息流、文化流等汇聚地,其发展前景如龙腾飞,如鹏凌空。宏猷,远大的谋略;擘划,擘,大拇指,擘划,筹划。
「10」本句写新城拓展了老城的发展空间,使安阳如虎添翼,鹰爪高扬,肱股强壮,大道通畅。鹰爪扬:老鹰30岁鹰爪等器官均老化时,以嘴啄石长出新啄,以啄拔掉老化的鹰爪和羽毛,重生新爪、新羽,搏击蓝天,重获30年的新生,犹凤凰之涅槃。襟喉,衣领和咽喉,比喻要害之地。
「11」本句写新城与老城,双星璀璨,一体辉煌,共同兴旺,比翼齐翔。在洹河奔流,甲骨文出土的土地上,古今文明交相辉映。洹河:安阳的母亲河。伊妹,伊妹儿,象征电子文明;白璧,喻新城所在的白璧镇如同白玉,其光彩照耀殷墟发出别样的光彩。
「13」本句写新城决策者高瞻远瞩,建设者勇于担当。当轴,指新城决策者;俊彦,优秀人才。
「14」本句写新城建设者艰辛地进行开创性的工作。血荐炎黄:化用“我以我血荐炎黄”。
「15」本句写新城建设者以“5加2”(星期五天加周末两天),“白加黑”(白天加黑夜)的精神忘我地工作。为了工作,有的员工推迟了婚期,有的走失了孩子,有的没法伺候卧病在床的老母。
「16」本句写安阳新城建设者无论年轻人、老人都努力工作。鹰隼,鹰和雕,此特指小鹰,喻年轻员工。
「17」本句写安阳新城吸引各路客商落户。商祚,商运。
「18」本句写钢铁和航空企业等巨头落户安阳新城。
「19」本句写安东新城产业勃兴,如龙腾青云。虬,龙的一种,屈原《离骚》曰:“被明月兮佩宝璐,驾青虬兮骖白螭。”
「20」道,一指道路,二指哲学意义之“道”。云衢,道路之美称,通天大道;九派,指中国。水,南水北调工程纵穿安阳新城;心脏,指北京,指新城通过京广高铁、南水北调工程联通北京。
「21」本句写城市化改造使农村变成了宜居新城,由此探索出一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稻菽,稻谷。
「22」本句写新城美丽的景象。采采,茂盛、众多貌。
「23」本句写新城琼楼玉宇、曲水流觞的如画景色。苑阆,神仙居住的地方。
「24」本句指安阳人民继往开来,彰显蔺相如美德、秉承岳飞豪气,发扬红旗渠精神,进行新城建设。鹏举,指岳飞;相如,指蔺相如。两者均出生、活动于安阳。
「25」本句指在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安阳人怀抱美玉,新城呈现祥瑞气象。朱华,指荷花。怀瑾握瑜,瑾、瑜均为美玉,喻人有高洁的情操。
「26」本句纵览古今,古老的甲骨文文明和现代的电子文明在安阳大地上交相辉映,发出朝阳般的璀璨光芒。云计算:电子文明的象征。
「27」本句揭示一地一城一国的兴衰沉浮无不系于“通”。
「28」本句写地脉、商脉、文脉、政脉通使得家国兴旺。
「29」卒章显志,站在中华乃至人类文明的高度,将主题最终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点出“通”乃惠民、兴国乃至社会和谐的本原。这是中华文化之精髓!通,指路通、政通、商通、文通乃至心通等,具有哲学意义。
「30」本句写安阳形胜。山河:指太行山和黄河。
「31」本句写安阳人杰地灵。二帝,指颛顼、帝喾在安阳拓土开疆;商鞅,古代改革家,出生于安阳。
「32」本句写建国后,安阳发扬红旗渠精神,使安阳实现了凤凰涅槃。
「33」本句写改革开放以来以及新城建设,人才云集,大潮激荡。俊采,优秀人才;海沧,即沧海,也喻指改革开放使中华文明与海洋文明交融、激荡。
「34」本句写安阳新城文化、经济发展势头如山峰峥嵘,如江河浩瀚。商祚:商运。
「35」本句写安阳人、安阳新城建设者重铸新鼎,万象贲张。鼎是盛世之象征,一指新建的安东火车站形似大鼎;二指安阳的建设如铸“新鼎”;万象,指大千气象。万象奔腾何等磅礴!
「36」本句写“我”挥动如椽大笔,创造出使甲骨文文明重新光芒四射的新文明,以此引领人类的未来!站在人类文明史的高度,作者深沉的呼唤,勇于担当,撼人心魄!“我”,指安阳人、安阳新城人,河南人,甚至包括所有中国人。
「37」本句是文章的收笔,以广阔的视野、犀利的目光揭示为政之道亦在“通”。政道通天,才能使大国重新崛起,中华民族再铸辉煌!
上一篇:新宋词里的酒韵(16首) 下一篇:屈金星:中国新诗路在何方?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友情提示: 登录后发表评论,可以直接从评论中的用户名进入您的个人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