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观圣作之碑》再看宋徽宗赵佶
从《大观圣作之碑》再看宋徽宗赵佶
作者:李华瑞
“不徒素练画秋鹰,笔态冲融似永兴。善谏工书俱第一,宣和天子太多能。”清代王文治对宋徽宗赵佶这样评价。明人宋濂谓之:“自秦以后,文盛莫于宋。”北宋文学艺术十分繁荣,宋徽宗赵佶就生活这个名家辈出,诗词书画鼎盛的时代。大观圣作碑碑文共有1021字,为赵佶所撰写,始刻于宋大观二年(1108年),碑文内容是宋徽宗为维护其封建统治,推行“三舍法”并颁布“孝、悌、睦、姻、任、恤、忠、和”八行取士的诏旨,也是研究北宋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度的重要史料,为宋以后的科举考试和人才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地位卑微的老百姓有了通往仕途的门径。因此我们要感谢赵佶同志,是他拓宽了寒门志士求学的门坎,使文人墨客在数量上有大幅度提升,推动了宋朝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赵佶(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号宣和主人,书画艺术造诣颇高,自创一种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是古代少有艺术型皇帝。许多史料都称宋徽宗赵佶是一位只会舞文弄墨,奢侈无度、治国无方、软弱无能的皇帝。然而,我则不这么看。从大观圣作之碑就可以看出他有治国理政的信心和决心,也有诏才纳贤的大举,惟天公不作美,让他重用了蔡京一党等人,蔡京等人打着绍述新法的旗号,怙恶不悛,政治形势一片黑暗,导致大宋江山很快没落。
大唐兴诗,大宋兴词,大宋能文人辈出,这和宋徽宗文治天下的教育制度改革分不开的。宋徽宗治国的基本国策、政治方略特点是轻武人,重文人,高度重视文治,采取扩大科举取士的范围及职能,提高文人的政治、生活待遇。取士的名额较唐扩大了数十倍,且“布衣草泽,皆得充举”,为平民入仕铺平道路,入仕后的俸禄也远远高出唐人。在宋代的名臣和著名文人中,像欧阳修、梅尧臣、苏氏父子、黄庭坚等等,都是出身于寒微的家庭。像唐代存在的诸如一个家族中数十人中进士乃至居高官的情况,在宋代根本就找不到。可以说,在宋代已经不存在一个多少能够与君权相抗衡的特殊社会阶层。这难道不是一个划时代的改革吗?在改革之前的封建王朝,是“三代无官不得入学”的。识字读书在当时只有达官贵人才享有的权利。宋朝政府对文人之待遇在中国史上属于最高水平,由于宋朝非常重视考生素质,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宋朝改良科举制度也促成教育的发展,新的措施包括殿试的设立,防弊措施的增加,放宽应考条件,并增加了取士数量等等。宋朝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通过者在宫内由皇帝主持殿试,在宋朝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南、北宋三百二十年,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取进士二万人以上,考试的公平使得平民的机会均等,因而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在赵佶的不懈努力下,文学艺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画家,如张希颜、费道宁、戴琬、王道亨等人,其次,采用了考试制度,不少来自民间的优秀画家,被录入画院,故有很多具有民间风格的作品,使民间风格在画院中占有相当地位。
宋朝文化是中国文化历史中的鼎盛时期,为筛选官员而建立的科举考试推进了教育制度的发展,宋太祖曾要求其子孙永远不得杀害文人,文人在宋朝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重文轻武的风气在宋朝达到了极致。“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等俗谚都是出在宋朝。宋朝优秀文人辈出,知识份子自觉意识空前觉醒。史尧弼在《策问》中认为:“惟吾宋二百余年,文物之盛跨绝百代。”陆游在《吕居仁集序》中也认为:“宋兴,诸儒相望,有出汉唐之上者。”其后中国由于蒙古的入侵并对文人采取敌视政策,加上明清八股文与清朝文字狱严重压制学人思想自由发挥,中国除晚明外再也没有出现过像宋朝一样兴盛的文化景象。
唐朝早期能以诗被誉为中国文学的高峰,宋代却能够以词创造另一个高峰。宋代文学人才辈出,议论先驱梅尧臣、大文豪苏轼、行为疯狂的米芾、首位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等等。词始于南梁,到了宋代却大受欢迎,成了宋代文学的主要载体。政治家范仲淹,理学家欧阳修,书法家黄庭坚,领军文人辛弃疾都是以词著名。
跨越时代的沟壑,梦回大宋东京汴梁城,品味《清明上河图》的悠闲、漫步桥亭、遥想观景台上轻歌曼舞……
“天下一人”的孤傲清高!
怎么看怎么爱的“瘦金体”。
鸡有五德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