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母亲颂》:一首献给祖国母亲的歌
《中华母亲颂》:一首献给祖国母亲的歌
翟春华
河南,古称豫州、中州、中原,以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华夏文明发祥地而闻名于世,在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河南日新月异的发展令世人瞩目。
西平,是豫南地区的一座县级城市。
问遍了天上的每一缕阳光 找遍了人间的每一本书藏
在炎黄厚重的文化里 是谁播撒了服饰的希望
这是一首赞美祖国母亲的歌。歌词内容首先从炎黄时代的英雄传说写起,赞扬祖国光辉历史,讴歌了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传说中作为中华人文始祖的炎黄二帝携手抵御蛮夷进攻,与肆虐洪水战斗,披荆斩棘,种植农桑,筑造房舍,建立家园。在中原地区,我们可以找到祖先们几千年来留下不计其数的文物古籍、遗址典藏。青铜器告诉我们了商朝世界大国曾经的辉煌,在诗经三百零五篇的优雅诗韵里我们聆听西周礼乐文明兴盛到衰落的余音,繁华的洛阳则目睹了周王室迁都洛邑的凄凉。
河南文化大省地位无需赘言。上世纪,随着战国冶铁遗址被发现,河南西平,“中国冶铁铸剑之乡”的美誉远播四方,近年,考古的大量证据提出了“嫘祖故里在西平”。
西平不仅是冶铁之乡,还是嫘祖之乡呢,西平父老奔走呼告,欢欣鼓舞。
嫘祖何许人也?她是黄帝元妃,发明蚕桑丝绸的始祖,后世百姓甚至尊她为“蚕神”。蚕桑织布的发明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不言自明。远古灾害频繁,猛兽横行,生存极其艰难,只有建造家园,养蚕织布,才能遮蔽形体、抵御寒冷,才能进行血脉繁衍,,经济繁荣,文化勃兴。没有嫘祖这一平凡而伟大的发明,怎能有整个古老文明?这更好地证明了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个消息是西平人民的大好事,也是河南和全中国的大好事。
看嫘祖在忙碌中微笑 听春蚕在桑叶上欢唱
劳动创造了生活 人类有了衣裳
啊 中华母亲 我们为你自豪 为你荣光
辛勤植桑养蚕的嫘祖,在阳光绿叶里露出了微笑呢,这是劳动后幸福的微笑。在黄帝,嫘祖,尧舜先祖世世代代发展生产力,发明科技的演进里,人民群众始终是劳动的主体,创造历史的主体。没有他们点点滴滴的积累创造,中国丝绸如何通过丝绸之路传向欧洲,中国汉字怎么会流传到朝鲜日本,成为友邦民族创制文字的参考,
“劳动创造了生活 人类有了衣裳”,这是对劳动人民的热情讴歌。
进化论表明,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恩格斯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促使类人猿前后肢分工,创造了人优美灵巧的的双手,劳动推动了语言与意识形成。马克思说:“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祖国茫茫大地上,万里长城和兵马俑,大庆石油城和红旗渠,处处都是人民群众宝贵血汗的结晶。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击壤歌》),“纤纤濯素手、札扎弄机杼” (《古诗十九首》)诗句里遍及人民辛勤劳作的身影。
试问进行劳动创造的主人是谁?是我们人民大众。推动历史发展的是英雄的人民,特别是人民中富有智慧和创造能力、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人民英雄,在他们身边,人民密切团结起来战胜一切困难挑战,这里面不仅有张衡、诸葛亮、范仲淹、林则徐,同样有不计其数的非凡女性,如传说里炼石补天拯救人民的女娲,能征惯战的商王武丁的妃子妇好,代父从军报效祖国的花木兰,汉代女史学家班昭女文学家蔡文姬,唐代女诗人杜秋娘,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元代纺织技术改革家黄道婆,近代女诗人革命家秋瑾,无产阶级革命家邓颖超、向警予,爱与美的哲学的文学家冰心等,她们对祖国做出过杰出的贡献。这又是一首对女性、对母亲的赞歌。
作者饱含深情赞颂祖国悠久历史,热情赞颂劳动人民,劳动是光荣而伟大的,爱劳动是社会主义劳动者最光荣的美德,
遥望着天上的每一缕月光 憧憬着人间的每一曲遐想
在华夏厚重的历史里 是谁点燃了文明的光芒
看嫘祖在收获中微笑 听部落在和睦中欢唱
天下得到了治理 百姓有了安康
啊 中华母亲 我们为您高歌 为您争光
这首歌的创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收获。这首歌词内容健康向上,格调明快通俗,抒发的感情真挚热情,抒发了热爱祖国历史,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操。
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昂首阔步前进。
作者饱含深情赞美祖国母亲,赞颂劳动人民,如果没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我们的作者哪能唱出如此华美的赞歌?
歌词的作者正是和千千万万文艺工作者一道,承担起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热情支持、参与文化建设,满腔热情地讴歌祖国、讴歌时代,亲手写下这样的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作品,为文艺工作者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